本报通讯员 刘伟
9月24日,社会各界的目光聚焦“城北门户”、河山,东港区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登山赛在这里举行。是日,河山风景区免费开放,以其秀美新姿欢迎市民到来。作为国民休闲汇推出的系列活动之一,登山赛倡导的是健康休闲游和新生活方式,这正与河山风景区的定位相吻合。
蜂拥而至的市民突然发现,河山,如此之美;河山,距离城市如此之近,站在河山之巅看日照城,已不需遥望,日照高新区沿204国道、沿临沂路、北京路布局,早已与河山镇南工业区融为一体。而就在河山脚下,一片簇新的“山河新城”已经初具规模;这一切,是河山快步入城的生动写照。
市委常委、东港区委书记张永霞认为:随着鲁南经济带、蓝色经济区等重大战略规划的实施,市区向北扩展,位于市北经济区和日照高新区两大经济高地之间的河山,正迎来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期。河山,已处于市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前沿。
主动承接重大发展机遇,河山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服务、高效率运转,服务企业水平不断提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工业项目推进步伐越来越快。目前,镇南产业区已有56家企业投产运营,镇北工业园已有30家企业,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2家。
镇南,总投资2.5亿元的玛雅包装有限公司,一期3栋厂房均已建成,引进德、日等高档制版印刷设备陆续安装;镇北,计划投资8亿元的兴业机械制造项目建设紧张有序,一期新建2座厂房已经完工,进入了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不再剜到篮里就是菜,河山镇对项目实行招商选资,围绕“高科技、无污染、零排放”,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税收贡献大的“龙头型”、“成长型”大项目。据悉,今年上半年,河山镇新引进的12个项目中,过亿元的就5个。
工业园区日新月异,社区改造工程如火如荼。今年年初,镇驻地河山店村10万平方米居民安置楼建设顺利开工,一期 31栋居民楼拔地而起,一片新城初具规模,全村1500余口人年底将全部搬入新居。
二期拆迁工作即将启动,全部39栋居民安置楼的整体配套建设紧随其后,陆续实现整村改造,一个集社区服务、文化广场、绿化亮化、商场超市、学校医院等一体化的多功能农村新社区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这片居民安置楼沿街商铺总面积1.2万方平米,可容纳200家个体工商户。社区改建为村民提供了商贸、流通、餐饮服务、旅游文化等就业机会,从农业生产转向第三产业,村民逐步融入城市,变成市民。
工厂、住宅楼,社区,河山镇越来越具备城市特征,但她还保留着自己的鲜明个性,如今,“特色河山、品牌河山”已成为这个传统的农业镇向现代农业进军的响亮口号。
河山镇是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该镇坚持在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推进5000亩绿色果品示范基地建设,强化1.2万亩果园无公害管理,提升果品生产整体水平。河山镇还制订了三年茶叶发展规划,去年新发展茶园2300亩,茶园总面积达7000亩,目前,河山已拥有“齐鲁青未了”、“陆羽春”、“鲁照”、“清吟”、“春芽”等知名绿茶品牌,逐渐实现了品牌壮河山,一步一重天。
在日照,河山苹果、绿茶响当当的名头却被另一种小小的水果所掩盖:草莓。每年春节前后,河山镇范家官庄20多座冬暖式大棚里,香莓陆续上市。“来范家官庄采摘草莓,体验现实版开心农场”是日照市民的时尚。无公害栽培技术、花期蜜蜂授粉、无农药残留……在这里,大家现场采摘草莓,从开春的10几块钱一斤,到后期的5块钱一斤,价格始终比城里的零售价格高出 2、3块钱。
在河山,“草莓生态园”,“柿子生态园”、“苹果采摘长廊”--“红、黄、绿”彩色农业方兴未艾,集生产、采摘、销售于一体的“田园踏青、周末采摘、休闲旅游”生态“农家乐”成为市民自驾游的新宠。一条乡村特色生态旅游线路在河山镇,已初步形成。河山,要把“绿色”进行到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肖杰 通讯员 毛友志)近日,为进一步净化日照市文化市场,营造健康有序的节日文化环境,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多措并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节前文化市场综合整治活动。市执法局采取拉网...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