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校企合作纪实
本报通讯员 李新
自2006年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二级学院以来,计算机系更名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结合自身实际,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确立了“以深化校企合作来推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室建设和就业等工作,以工作室为平台,以项目为依托,以任务为驱动,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校企合作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工作思路,并进行有益探索。
探索校企合作模式,推动专业建设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和专班建设引领各项改革,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形式和模式,校企合作不断深入。校企合作初期以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师生顶岗实习为主,2007年以来开始探索专班培养模式,实行订单培养,2009年以来,合作企业开始共同制定课程体系管理办法、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和项目设计管理办法,真正达到理论实践一体教学和生产性实训,以校企合作带动各项教学改革全面铺开。2009至2010年度,与合作企业合作建设工作室。09年成立IT创业工作室、唯网创业工作室、三维动画与虚拟现实创业工作室,2010年成立智能控制创业工作室和影视创业工作室。创业工作室一方面模拟公司运作,实行项目教学法,选择经营案例进行教学和产品开发。另一方面与企业合作真实市场项目,教师和学生在市场项目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至目前,唯网创业工作室完成了多个单位网页制作等程序设计任务;智能控制创业工作室已成功为多家企事业单位生产安装LED屏;三维动画与虚拟现实创业工作室完成了三维城市、校园漫游、虚拟楼盘等多个项目;影视创业工作室成功为学院技能大赛完成摄影摄像任务,得到学院领导和兄弟院部的一致好评。创业工作室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极大促进了信息学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室建设和就业创业等内涵建设,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认可。
该院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依托校合作,不断加强专业建设,调整专业结构,形成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到目前,信息学院基本建成了以物联网专业方向为统领,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软件外包服务、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的专业群。
为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作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拓宽合作企业的渠道。2007年,与联想集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合作培养联想服务体系LCSE初级工程师专班,目前已培养联想专班3届,毕业生供不应求。2008年,与思科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了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并于 08年下半年开始组班,并与三十多家企业建立协作的关系,与十多个企业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2009年,与山东师创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和日照万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山东师创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外包服务学院和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万邦网络传媒学院,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体系管理办法、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和项目设计管理办法,真正达到理论实践一体教学和生产性实训。2010年,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两家密切合作企业日照万邦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和山东民德电子工程有限公司进驻校内,实现了“校内设厂、厂内设校”。2011年,与日照移动合作建设移动通信专业实训室,日照移动投资200万,目前已建成室内10台通信机柜建设。日照移动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室外基站建设,为移动通信专业搭建了完整的、一流的实训平台。
构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课程建设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载体,抓好课程建设对高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学院加强与合作企业开始共同制定课程体系管理办法、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和项目设计管理办法,真正达到理论实践一体教学和生产性实训。
2007年,学院组建联想专班,核心课程由联想集团设计安排,并由联想集团讲师授课。课程完全按照联想阳光SPM工作流程、岗位职责、人文素质、文明礼仪要求进行设计,并按照联想阳光计算机维修进行项目授课,真正实现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联想专班专业建设和实训室建设也完全按照联想集团阳光服务SPM工作流程建设,学生教、学、做一体,在校期间就是“准职业人。”2008年,学院组建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核心课程完全采用思科集团课程体系,使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实现国际化。2010年,软件外包专业与山东师创合作,建设校企合作骨干课程,使软件外包课程体系实现了企业化、项目化。2011年,信息学院与山东中邦网络公司合作编写了校企合作教材,实现了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到2011年,信息学院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8门。
(下转2版)
新闻推荐
威海日报讯(记者 李强 通讯员刘金凯)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教育部日前在北京召开全国中小学校车试点工作启动会,决定在山东威海市和滨州市无棣县等六个地区...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