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秦树胜
日照市着眼于群众根本利益,把城中村改造作为全市最大的民生工程,以“一个补偿的好政策,一个拆迁的好办法,一个开发的好模式,一个改造的好环境”,加快拆改步伐,惠利让利于民。让拆改村居民逐步生活到“楼宇气派、功能完备、环境优美、服务优良”的幸福社区。居民住的有品味,生计有前程,未来有保障,百姓高兴,社会满意。
让利于民补偿政策,实现改造有保障
在城中村改造中,日照市从对拆迁居民眼前安置、未来出路、同城补偿标准考虑,抽调人员组成城中村改造政策调研组,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实施惠利让利于民、同城补偿标准一致的拆迁安置补偿政策,形成了《关于城中村改造的意见》,成为了百姓护身的“法宝”。意见中,对拆迁安置补偿做了最大优惠和让利——— “改造补偿,拆一还二;土地出让,全额返还;规费优惠,有免有减;长远生计,失地有保”。
“拆一还二”,即居民拆一处旧房,可得两套安置房。一套居住,一套用于出租或出售收益。“全额返还”,是对村居拆迁腾空土地公开出让,出让收益全部让利返还村居用于安置补偿。“有免有减”,是对安置楼建设,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收部分供电设施配套费。“失地有保”,是将村居改造与生产发展、就业培训、医疗和养老保险有机结合,使拆迁居民得到良好的宜居安置,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长远生计有基本保障。
拆迁安置补偿政策充分体现了“惠利于民不争利、居民利益最大化”,得到了群众拥护。
村企合作开发模式,提升改造档次水平
2009年,日照市在东港区秦楼街道高家岭村进行首个“村企合作”改造试点,引入兴业集团的技术、资金参与开发,突破了村居自主开发存在的启动资金难、建设水平低、还迁周期长的弊端。自此,“村企合作”成为全市城中村拆迁改造的主要模式。“村企合作”使改造村居的城区区位与开发企业的技术能力、资金实力强强联合、优势叠加。
——— 提升了规划建设水平。“村企合作”,融入了开发企业的现代建筑理念,完全按照“水运之都、宜居城市”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对安置楼商品房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配套。供热供气、宽带有线、医疗教育、商业网点、小区道路、广场绿地、健身娱乐等实行全方位、全功能、人性化配套建设。建高层住宅,集约用地,扩大绿地和休闲空间,并挖掘历史文化底蕴,融入了湖光山色、海曲人家、碧水家园等历史和现代文化元素,打造出一批改造亮点工程。
——— 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以合作为纽带,对地缘相近、人文环境相近村,多村联动,统筹区域规划布局,打造规模居住、功能完善、生产发展、居住改善、环境优雅的新社区。对涉及范围内的258个村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统筹规划,合理布点,计划合并整合为 107个村居安置地块和21个村庄。目前,已有16个城中村实施合村并居。通过打破村居界限,集中居住安置,整合资源利用,258个村居完成拆迁改造后,可腾出6.45万亩建设用地。东关北路商业街依托合村并居,打造60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购物综合体。大、小卜家庵,东、西明望4个村居利用合村并居腾空土地,规划3个安置地块、3个商服旅游板块,打造出新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和平台。
创新政策举措,营造多配钥匙少上锁的改造环境
日照市倡导政府服务要“多配钥匙少上锁”,在城中村改造上,少一些条条杠杠约束,多一些“雪中送炭”的关怀体贴,营造了上下一心,全社会支持、合力推进的良好氛围。
——— 在审批效率上,“串联改并联”。日照市各部门通过取消、合并、压缩等方式,对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减少了三分之一,将图纸审查、工程招投标等由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将过去两道或者多道审批程序,改为一道审批;将过去的单项程序审批,改为两项或者多项程序同报同审,对40多项申报资料实行审批服务窗口内部流传共享,解决了服务对象在不同审批环节重复报送资料,切实提高了行政审批效能。
同时,发挥规划审批先行作用,规划部门超前介入、现场勘察,为改造村居出具规划要点,并列审批程序,实行面对面、全天候审批服务,使项目咨询、红线划定、许可证核发等项目服务第一时间、一站办理,有效提高了规划通过率,缩短了规划方案报审周期。
——— 在政策扶持上,“红灯变绿灯”。市直部门自觉以部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主动寻求政策依据,创造办理条件,给城中村改造以最大优惠扶持。供电部门着眼企村共建,改善供需关系,对城中村改造供配电设施工程,给予了按实际安装成本价据实结算的优惠。国土部门对城中村改造集体土地转国有,主动争取指标,保证了项目落实。安置楼建设免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费用。
——— 在协调推进上,全局一盘棋。将相关行政审批服务部门吸收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明确任务,落实职责,专项考核、约谈问责。在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改造项目台账,周调度、月通报、季分析。财政、住建、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带着感情抓服务,促推进。市建委把城中村改造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实施领导精力、工作时间、优惠政策、技术力量“四个倾斜”。规划初审会、主任会、专题会随时召开,成熟一个审批一个,全力推进。
湖西头村安置一区
城中村改造现场
新闻推荐
带着幸福来敲门 ——— 解读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卷烟零售客户致富工程建设
本报记者 王大鹏本报通讯员 孙培军 许广料峭微风的初冬季节,阵阵海风送来的却是收获的气息。自今年年初,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日照凭“蓝”发力,经济社会...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