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杨志梅
又到绿茶飘香时,巨峰镇的茶园进入春茶采摘最佳期,茶乡处处生机盎然。优良的茶叶品质、40多年的产业基础、有力的政策扶持,使该镇茶产业历久弥新。连日来,笔者深入薄家口村、西赵村、后黄埠村等茶叶主产区,看茶园,访茶农,问茶价,了解今春茶叶产销形势。
迎来最佳采摘期
春回大地,在巨峰镇后黄埠村后的茶园里,已是满园新茶绿意浓。早起的茶农,置身于朝元山下连绵万亩的茶园之中,手如啄食的鸟雀不停地在茶树枝上采摘嫩芽。茶农刘祥东早在4月26日,就在这片茶园里忙开了。“开价很好,第一天,能卖到160块钱一斤。”刘祥东说。
后黄埠村自春茶开采至今已有半个多月了,不少茶农早上5点就开始采茶,一直忙到晚上6点。“现在是采摘旺季,我和老伴每天能采20多斤,卖个五六百块钱,到现在共收入6000多元了,比打工种地强多啦”,万克竹大爷乐滋滋地说。
据了解,今年虽然受倒春寒天气的影响,茶叶上市比往年晚了一个多星期,但持续低温天气减轻了茶树的病虫害,同时,由于茶叶生长期的延长,使茶叶的有效成分以及香气都有了相应地提升,茶叶的品质更好,价格卖得也比往年高,而且行情稳定,茶农的春茶收入持续增加。
鲜叶市场交易忙
5月13日上午,巨峰镇薄家口村新建的茶鲜叶交易市场上,人头攒动,行色匆匆。方圆30里的茶农、茶商都到这里买卖茶鲜叶。
太阳伞支起的简易茶摊摆成两趟,茶农提着刚摘的鲜叶,给摊主看品质。20元一斤的、40元一斤的、70元一斤的,摊主根据鲜叶的品质出价。前来卖茶的陈祥荣告诉笔者,市场就建在家门口,卖茶很方便,提着鲜叶来十多分钟就能卖出去,有时候还会出现茶商争原料的情况。“这边茶叶的品质好,加工出的干茶味道好,而且粗料、细料齐全,市场管理也规范。”从外地来的茶商马德堂介绍说。
茶叶加工机械化
13日上午10时许,在巨峰镇御园春茶业有限公司,各种炒茶机器齐运转起来,管理人员王延明正在用微波杀青机加工新采摘的春茶。不到一个小时,他一个人把200斤鲜叶杀青完成,且品质达到了标准。
“微波炒茶省时省工,降低了茶叶加工成本,而且环保、清洁,提高了干茶的品质,实现茶叶效益最大化。”公司经理袁从波告诉笔者。
为提高茶叶生产技术含量,提升日照绿茶的品质,巨峰镇积极引导茶企、茶业合作社和个体加工户采用机械化生产,把茶叶生产与加工机械化发展同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落实好各项茶叶机械补贴政策,召开茶叶加工机械化技术现场会,推广绿茶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为绿茶提质增效注入砝码,助推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刘芹芹)近日,从市质量检测站获悉,该站从5月份开始已开展粉煤灰、矿粉检测工作。据悉,粉煤灰和矿粉的性质决定了掺加其产品的质量以及其中化学成分的稳定。现在日照市建筑工程中...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