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江雪
第14个记者节,以道德讲堂的形式来至日照日报社每一位新闻工作者身边。秉承“媒体的形象·记者的责任”这一主题,洗涤心灵、引人深思。
从三省自身到观看当代著名记者穆青的记录短片,从诵读名家记者的职业感言到5位新闻工作者畅谈自己的感悟与收获,大家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思索、在思索中升华。
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他们永远随时待命。在活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记者王宗敏接到采访任务,匆匆赶赴现场。“听了同事们各自的体会,我这个记者队伍里的新兵对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岗位上、工作中度过我的第一个记者节,别有意义。”
在新闻背后,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着同样的职业坚守、有着同样的新闻追求,他们在众人视线之外默默忙碌,深夜里、油墨中。“堵住差错绝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字字句句都要仔细推敲,必须追求精品,必须持续的敬业。”出版中心编辑李珊这样说。
一个个环节深深触动了大家的心灵。新闻网编辑李小燕对今年的记者节深有感触:“这是一个与往年不同的记者节,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明确了一名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学习前辈模范脚踏实地的精神,将工作做好。”
从梦想漂流瓶到助销爱心白菜,守望光明与正义,传递希望与温暖始终是日照日报社所恪守的媒体职责。这一天,日照日报社的新闻工作者也用捐赠衣物、书籍的方式,将媒体人的一份爱心传递到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身边。“关注民生、关注需要帮助的人,以一己之力传播正能量,讴歌良善,这是媒体应尽的义务。”捐赠活动负责人孟峰解释设置这一环节的初衷。“我们用这种形式来庆祝记者节,就是要让大家找准职业理想、振奋精神、增进团结、完善人生、启迪心灵、分享收获、增强爱心、改变作风。”活动进入尾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日照日报社社长丁文渊也代表报社为大家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袜子,“新闻永远在路上,希望大家能够脚踏实地地工作,做脚底沾满泥巴的新闻工作者,无愧于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
与大家一同参加道德讲堂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解世增在送上节日祝福的同时,也用自身经历勉励大家:“记者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要真真正正铺下身子,到新闻现场去、到群众身边去,带着思考与情感看问题,传播正能量。”在他看来,穆青曾经说“要与采访对象息息相关、水乳交融,有时甚至掺和着血和泪”,这句话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意义,值得每位记者深思和学习。
活动在《祝福祖国》的歌声中落下帷幕,而每一位报业人与新闻,仍在路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张源)近日,日照市财政涉农补贴“一本通”系统顺利上线。该系统贯通省、市、县、乡四级财政纵向网络,实现了财政部门与民政、水利、农业、人口计生等涉农补贴部门的横向联网,系统...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