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日照新闻 > 正文

收藏单位:东润画院 地址:日照市北京路王府花园西沿街 电话:0633—8717567

来源:日照日报 2013-11-02 12:04   https://www.yybnet.net/

画家简介

赵子忠,笔名寅森,1946年生于山东周村,60年代从事国画、油画、水彩画创作。毕业于天津美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以旧市井、民俗民风、历史人物、当代风情为创作题材。赵子忠用五年时间创作了两部长卷:第一部是《金周下河图》,长30米,描绘了清末时期古城、商埠周村的繁荣景象,此卷曾被山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并被中央电视台录制的34集连续剧《旱码头》采用为片头画。第二部是《历史人物范仲淹一生》,108个故事,全长100米。两部长卷都得到了各级政府、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

自2010年起,赵子忠的作品先后被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机构和部门收藏,并被当国礼馈赠外宾。在此类画风中,赵子忠被誉为与马海芳并列的画家。

绘水墨世界 写众生百相

——— 民俗风情人物画家赵子忠印象

大凤

作为中国画史上相对独立的画种,民俗风情人物画古已有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将此画种推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然而,近世以来,民俗题材的绘画式微,但在当代美术界,在人物、山水、花鸟及新文人画普遍复兴之时,民俗画也呈现繁荣趋势。大俗即大雅,真正的活力来自于民间,“民间”的意义、“俗”的价值,已为艺术界所公认,反映在绘画界,成就可观者就有从山东走出的画家赵子忠。

赵子忠的作品以旧市井民俗、当代风情为创作题材,将自己亲身经历、所见所闻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将人们最普通的生活表现出来。在他的笔下,众生百态跃然于纸上,所描绘的场景都是人们再也熟悉不过的生活了,画中人物栩栩如生,很难见到雕琢痕迹,有着自然淳朴的味道。其作品内容丰富、以神写形、以情写意、技法独特,追求艺术个性,形成了重在刻画市井人物、用小生活展现大境界、大俗大雅、雅俗共赏的独特形式,在观众中有着较强的文化认同感。

在赵子忠众多的作品中,有一幅名为《中华民俗风情图册》的水墨人物长卷尤其引人注目。打开画册,扑面而来的是上年纪的人才能熟悉的五十年代前后的浓郁而亲切的民生气息。画面朴素,线条流畅,意趣诙谐,气息浓厚。图册选材典型,真实地概括了一段满含艰辛而又苦中有乐的民生历史。赵子忠先生笔下的众生百相,谓之“亦诗亦史”的佳作,实在不为过。巨幅画卷将观者的思绪拉回到了五十年代的社会中,让人看到了在当前生活中再也寻觅不到的那些旧生活、旧时光。此画是赵子忠四十年绘画历程的一次回顾,也是他献给新世纪的一份心愿。《中华民俗风情图册》可谓其代表作。

2010年起,赵子忠先生的作品先后被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重要部门收藏,被当国礼馈赠外宾。在中国美术界能同时被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机构收藏作品的画家并不多,赵子忠也藉此被誉为此类画派中与马海芳并驾齐驱的画家。

赵子忠,地地道道的山东人,生于周村长于周村,作为中国经济史上的古商埠,周村一度商贾云集,人文荟萃,民俗可观,市民生活丰富多彩,成为著名的重镇。作为自己熟悉的家乡,赵子忠在既有认识经验的基础上,依然投入诸多物力与精力,用近十年时间搜集素材,翻阅历史资料,拜访当地古迹,采访当地老人,力求客观还原历史场景,终于绘制出了长达30米的水墨人物长卷《古城金周下河图》。

《古城金周下河图》描绘了清末民初时期山东古城金周村商埠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繁荣景象、画中出现了两千余人物,或达官贵人,或三教九流,或文人商贾,或贫民乞丐,笑者,问者,卖者,买者,呼者,应者,骑而驰者,抱而携者,道而呵者,袒而走者,困而睡者,乘轿者,骑马者……造型栩栩如生,人物千姿百态,那浓郁的生活气息,那淳朴的人物表现,那浓烈的地方文化,无不吸引观者的目光。画家用水墨线条书写了那个时代的市民生活、贸易景象,呈现了生动详实的民俗大观,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了“那时景象”,留下了活的历史。按照赵子忠的理解,《金周下河图》在精神上与《清明上河图》进行着呼应,是画家对前贤的致敬和对《清明上河图》的尊崇。

2010年,中央电视台热播的34电视连续剧《旱码头》叙述的就是以周村为背景发生的故事,而该剧的片头画就是采用了《金周下河图》的局部。

而早在2007年5月29日,中央电视台二频道艺术品投资栏目“全国寻宝到周村”时,中国书画鉴定专家蔡国声先生见到《金周下河图》长卷后,给予了高度赞扬。

与传统文人画相比较,民俗画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必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除了艺术价值,民俗画还起到了记录历史、呈现历史、保留历史、还原历史“在场”的积极作用。文学中有“诗史”,绘画中亦有“画史”,亦可称之为“史画”。从此意义上看,民俗画的作用就彰显出来了。

赵子忠记录的是老周村,遛鸟的,谈天的,箍辘子的,拉洋车的,剃头的,算命的,磨刀的,说书的,货郎……应有尽有。“货郎”是人担车推,走村串户,专卖针头线脑、零碎商品的人;“箍辘子”是走街串巷,专修坏损的锅、碗和瓷器的人。前者画面:货郎笑脸招徕,大人孩子围趋、挑看;后者画面:箍辘子拉钻修补,人们围观、等待,场景栩栩如生。这两幅图,简约而生动地展现了旧时商业流通落后,人民生活贫寒却又无奈的历史真实。“洋车图”线条简洁潇洒,乘客悠然,车夫洒汗,穷富两重天。“剃头图”当真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街头集市,耍刀剃头,酷暑严寒,均当露天。现在进出美容院的俊男靓女们看了应作何感想?算命、磨刀者,至今旧迹尚存,但“算命图”、“磨刀图”画面设计和人物造型极富旧时之特征,有着典型的意义。“说书图”言简意赅,尽写旧时平民文化的风貌。

回到《民俗风情图册》,人物场景造型简朴,笔下众生相,以写意技法,力求神似,作品有神、有情、有意,亦庄亦谐,生动活泼,展现了一派火热的生活场景,生动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历史风貌,令人俯首深思,堪称“画史”。这些,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已经成为或者即将成为“昨天”而被永远地关进“历史”的大门,用时髦的话说就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可以说,赵子忠用传统的笔墨线条在宣纸上将其描绘并存记了下来,保留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再过多少年,后来的人将无法在现实生活中看见这样的往事、目睹这样的生活场景,但打开赵子忠的画,就可以重新看到这些。从这个意义上说,赵子忠功莫大焉。

此外,赵子忠还根据自己的童年生活体验创作了一幅长达100米的水墨人物长卷《童年》,尽情传达出了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展卷阅读,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物,熟悉的情态,熟悉的气味……勾起了许多人的童年记忆,唤起了多少人的乡愁。

纵得形似而其韵不生,空得形似是没有生命力的。为了达到人物画的“传神”,面对生养他的周村,赵子忠慨叹:“周村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之地。我骨子里流淌的血永远是周村味。不管是30米长的《古城金周下河图》还是100米长的《童年》,我都是用心去描绘那些市井民俗,高贵的也好,丑陋的也罢,我都是在写人、写意、写心,更是去写他们的人生。”

让我们回到艺术本体,赵子忠是正宗的科班出身,油画、水粉、水彩等西画艺术功底扎实,曾在全国美展、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中多次获奖。当他转向中国画创作时,造型准确,笔墨线条娴熟到位,人物呼之欲出,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了民俗风情人物画的精神。几十年来,赵子忠跑莱芜,走蒙山,力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此外,他淡泊宁静,安贫乐道,特别是近十几年,终日埋头作画,最终促成了自己富有个性的绘画语言。 

新闻推荐

日照一中再获清华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殊荣

本报讯(通讯员 张元芳)近日,清华大学向日照一中发来贺信,祝贺该校2013届毕业生再创佳绩,有6人被清华大学录取,同时祝贺日照一中继2013年成为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优质生源基地”之后,再度获此殊荣,成...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收藏单位:东润画院 地址:日照市北京路王府花园西沿街 电话:0633—8717567)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