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晓丽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国建筑行业业务量整体下滑、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山东港湾建设集团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紧紧围绕“打造极具竞争力的新一代知名承包商”愿景和“大企—强企—名企”战略,在市场夹缝中砥砺奋进,在夯实基础中深挖潜力。一季度,完成产值6.01亿元;中标工程17项,中标总金额18.2亿元,各项在建工程安全平稳推进。
新常态新发展,根本出路在市场
新常态需要新心态。对山东港湾建设集团而言,没有市场就没有一切。市场开发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今年以来,全体员工振奋精神,全面贯彻实施“人盯人、成本线、贴身战”的营销策略,坚定不移地把市场营销作为主战场。坚持“抓住大本营,重在走出去”的经营思路,牢牢把握港区规划调整、山钢等合作企业创造的机遇,积极关注、跟进并服务好港内项目,成功中标石臼港区南作业区铁路空车牵出线陆域形成工程等项目。各区域分公司、项目部也突出重点,守住阵地,提高单兵作战能力。依托良好的施工质量和优质服务,华东分公司在当地树立了山东港湾品牌,成功中标2.7亿元的厦门港后石港区中利石化码头工程。截至目前山东港湾建设集团标的额最大的项目——— 13.9亿元的海南如意岛项目填岛总承包工程。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拓国外市场,把握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跟进印尼、马来西亚、孟加拉、北非、印度等境外市场。
新常态新状态,争当管理排头兵
新常态需要新手段。“打铁还需自身硬”。山东港湾建设集团已连续两年开展了“基础管理年”活动,今年继续以“管理提升”为阶段重点,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从实施全员绩效管理、创新培训管理、稳步推进劳务参保等方面着手,建立高质量的人才梯队。不断强化分包管理,全力推进“90+10”评标方式,加强分包商考核,细化分包招标、评标、议标与定标过程管理,筛选质优价廉、管理正规的分包队伍。不断强化财务管理,针对2015年建筑业即将开始实行的“营改增”工作,提前筹划,聘请税务咨询机构进行全面调研、培训辅导,优化纳税方案。不断强化物资、设备、能源管理,坚持阳光采购,严格合同履行,加强库房管理,进一步减低库存,加强能源队伍管理,落实节能降耗措施。不断强化成本管理,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大力开展以成本管理为重点的降本增效活动,严格成本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强化对基层一线、关键岗位、关键环节的制约和监督,强化对工程分包队伍的管控考核,实现了成本预控目标100%达标,增强了盈利能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新常态新突破,凝心聚力是关键
新常态需要新动力。山东港湾建设集团由日照港集团下设的6家二级单位组建而成,广大员工在管理理念、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仍不同程度存在。同时,受职工队伍庞大、人员分散、流动性大且成分复杂,管理的点多、线长、面广等因素影响,如何凝心聚力一直是山东港湾建设集团发展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今年3月份以来,公司启动了企业文化体系建设项目,先后开展了理念征集、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等活动。把山东港湾建设集团成立以来,在创业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成果,归纳总结到文化体系中。同时,结合“四种精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局为重、勇于担当、精诚协作、高效执行”等活动实践固化为员工的行为品质,也把企业文化实质和内涵渗透到生产经营等各项具体实践中。当前,山东港湾建设集团全体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团结干事劲头足,已成为山东港湾建设集团作风建设的“新常态”。
新常态、新征程、新希望,山东港湾建设集团围绕强企、特企梦,必将书写健康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庄光妮)为进一步推动招标代理机构诚信经营,全面提高招标代理机构综合素质,促进日照市招投标市场健康发展,近日,市招标办下发通知,在全市开展2015年招标代理行业专项治理整顿及招标代理机...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