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乔祥明)1月日下午,东港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刘祥龙在参加人大香河街道代表团与政协工商联界座谈时强调,要抢抓机遇,凝聚力量,为保持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刘祥龙首先参加了东港区政协工商联界委员分组讨论。在听取了部分委员的发言后,指出,我们是新一届的政协委员,都来自于不同的界别、不同的行业,汇聚了各个行业的精英力量,专业性、代表性都比较强。过去五年,全区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积极支持政府工作,为保持全区经济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后五年,是东港区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前不久刚刚闭幕的东港区十四次党代会也提出了“双十增长、跻身百强”的目标,这次人代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又进一步细化明确了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和突破重点。要实现这些目标,还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更离不开各位委员的鼎力支持。
刘祥龙要求,要始终牢牢把握发展民营经济这一主线,处理好工业经济与服务业经济的关系。我们要把东港和日照作为市区一体来融合发展,把东港当做一个“小日照”,把日照当做一个“大东港”来对待,做好结合文章。对一个地区来说,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持,经济的持久发展就好比无源之水,要做到持续增长的财政收入、持续向好的就业、持续发展的社会活力,都离不开工业经济的发展。没有很好的工业经济、优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就不可能聚来人气,聚不来高新技术人才,聚不来生产型服务业,那么我们推进城中村改造,也就不可能成功。因此来说,必须有属于东港的良好经济业态,实体经济是根源,发展好民营经济,才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刘祥龙强调,要牢牢把握转型升级的主旋律,处理好原有企业和新招引企业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存量和增量的关系。政府要发挥好整合资源的作用,紧紧围绕供给侧改革,围绕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观念、机制、环境、观念、服务创新,努力用创新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刘祥龙要求,要牢牢把握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这个基础,处理好软环境建设和硬环境建设的关系。对东港来说,作为驻地区、中心区,在硬环境打造上,东港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在软环境打造上,却仍有欠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真正为企业、为项目提供主动服务,将“三招三引”工作牢牢抓在手上。
随后,刘祥龙参加了香河街道代表团分组讨论。在听取了部分人大代表的发言后,刘祥龙指出,香河街道要在产城融合工作中走在前列。香河街道因高新区而设,要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突破高新区”的机遇,牢牢把握“依市兴区、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基本思路,做好“融”的文章,在服务高新区上积极作为。要树立“园区兴、街道荣”的观念,着力在服务园区发展上做文章,全力服务好产业园规划建设,尤其是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等工作,全面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同时在服务中实现自身发展。
新闻推荐
日照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根据主任会议的提请,任命:赵子涛为日照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主任;王宗友为日照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姜书明为日照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