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日照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日照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日照调查队联合发布2016年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日照市按照“一个目标、三个导向、五大战略”总体要求,全市上下抢抓发展机遇,主动应对挑战,狠抓“突破园区、聚力招引”头号工程等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推进落实,经济运行在2015年触底回升的基础上,进一步趋稳向好。各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好转,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生产与效益、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指标增速或提高幅度跃居全省17市前列。
经济稳企向好 趋势进一步巩固增速列全省 17 市第二位
经济增速继续回升。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审核反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02.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4个和0.5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列全省17市第二位。
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蓝色经济实现增加值93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占GDP的比重达到51.8%,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突破园区富有成效。全市经济园区“四上”企业总数达到530家,比上年净增31家;完成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 0 1 2 . 4 亿元,增长11.1%;完成园区投资795.43亿元,增长17.2%。
市场主体较快增长。年末全市实有市场主体18.74万户,注册资本(金)3767.6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7%、36.3%。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3.8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2%,低于年度控制目标1.3个百分点。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9%,比全国、全省低0.1和0.2个百分点。
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年27641名贫困人口脱贫,超额完成省下达年度脱贫任务。全年开工各类扶贫项目6687个,完成投资总额86.9亿元。
工业经济质量效益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列全省第四位
工业生产平稳运行。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6家,实现增加值604.7亿元,增长8.6%,增速列全省第四位。全市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5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75.8%。
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实现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79.79亿元,增长6.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9.7%。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52.01亿元,增长7.8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3.27%,比年初提高3.15个百分点,提高幅度列17市第一位,高于全省提高幅度1.91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扭转上年全面下降趋势,实现较快增长。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752.6亿元,增长10.9%,增速比上年回升17.5个百分点,列17市第一位。实现利润84.8亿元,增长39.8%;利税131.01亿元,增长38.1%,分别增速比上年回升62.6和49.7个百分点,均列17市第二位。
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全市重点调度的116种工业产品中有61种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2.6%,产品销售率97.07%。
电力供应充足稳定。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77.0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1%。
房地产和建筑业加快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列全省第三位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97.78亿元,增长13.5%,高于全国、全省5.4和3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三位。
大项目为投资注入新动力。全年亿元以上在建投资项目383个,比上年多95个,完成投资847.36亿元,增长42.2%,其中新开工项目172个,比上年多64个。
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8.50亿元,增长45.6%,增速比全省高38.3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二位;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2 0 9 . 7 1 万平方米,增长41.9%,增速比上年提高41.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一位。
保障住房建设稳步推进。新开工保障性住房27689套,其中公租房792套、棚户区改造安置房26897套。基本建成12938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7 7 6 套 、 棚 改 安 置 房12162套。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 2 9 3 . 1 2 亿元,增长14.2%;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7.05亿元,增长6.1%,两项指标增速均列全省第一位。
交通运输业平稳健康发展鲁南高铁、青日连铁路、巨岚铁路加快推进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鲁南高铁日照至临沂段、青日连铁路、巨岚铁路等项目加快推进。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8495.5公里。其中,国道390.12公里,省道296.67公里,农村公路7808.72公里。
港口生产平稳增长。沿海港口新增泊位7个,新增通过能力995万吨。全市生产性泊位达到69个、年通过能力2.1亿吨,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9个。全年完成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3.83亿吨,增长6.1%。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地方公路客运量2414万人次,增长5.4%;公路货运量7602万吨,增长9.5%;铁路货运量 6 3 2 6 . 1 3 万吨,增长27.9%;机场客运量40.85万人次,货运量456.57吨。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51.9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4.8%,其中私人汽车47.66万辆,增长16.0%。全市民用轿车保有量32.44万辆,增长16%,其中私人轿车30.97万辆,增长17.3%。
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富市”战略加快实施,日照被确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市109个旅游富市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2.34亿元。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4091.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全年实现旅游消费总额314.56亿元,增长14%。
城市建设、生态建设成果显著“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列全省第四位
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加快完善中心城区市政设施,中心商务区安置楼主体基本完工。城市建成区面积103.7平方公里。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6.86%,比上年末提高2.05个百分点。
城市载体功能增强。年末城市道路长度1632.66公里,面积2421.09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城市道路54条,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1509.43公里。城市使用天然气总户数26万户,年末用气普及率达到99.6%。市区现有公园、动物园32个。全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年末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876辆,其中清洁能源公交车276辆,新能源公交车415辆,年客运总量7183.5万人次;出租汽车运营车辆1398辆,年客运量2235.5万人次。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汽车13.1标台。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高。成功争创“第三届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新增耕地6390亩,连续20年耕地保护面积不减少。
全力推进“生态立市”战略,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城区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为55微克/立方米、101微克/立方米、23微克/立方米、35微克/立方米,分别改善3.5%、1.0%、14.8%、-2.9%。全年空气质量达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300天,列全省第四位,同比增加2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冯书琴)2月13日下午,中国共产党日照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市会展中心召开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国伟主持会议。会议听取了关于代表选举和代表资格初步审...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