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管理工作关系到整个城市经济建设和居民生活,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密集型行业,近几年来,随着行业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城市排水管理人才更加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和发展。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企业的发展才能更快、更好、更持久。为此,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凝聚人心,打造“人才洼地”
要针对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思想波动,深入细致的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循循善诱、理顺情绪、稳定思想,要通过不同渠道跟员工沟通,阐明城市排水管理工作现状与发展前景,使其增强信心,通过各种激励措施的制定与约束机制的完善,预防人才外流,保留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从而进一步增强员工对企业发展前景的信心。
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凝聚人心、稳定人才的良好环境。努力营造企业自身的形象,展示自己的雄厚实力,赢得公众的信誉。加快企业发展步伐,开辟新的渠道,增强企业后劲,增加员工收入,关心和参与公益活动,提高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让员工以企业取得的成绩为荣,增强自豪感,增强向心力。
在人才选拔上要体现“公开、公平、公正”,要给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注重员工的个人成长发展,以良好的工作环境凝聚人心,使人才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提高优秀人才的收入,充分体现他们的劳动价值,不仅让知识型员工获得正常的劳动收入,还要获得人才资本的收入,分享企业的价值创造成果。
二、以人为本,创建学习型企业
城市排水管理过去某种程度是依赖于国家政策倾斜和资金的高投入,现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只有不断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新思路、新观念、新科技,才能使管理不断创新,流程不断再造,技术不断进步,产品不断更新,才能使企业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
要把学习引入工作。就是把学习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针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展开学习,这不但会提高学习的效果,而且用学到的新知识指导工作,还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热情。要建设学习型企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员工认识到,企业要发展,个人如果不善于学习,不能跟着企业一同成长,就没有竞争力,就会被淘汰。要通过采取强弱搭档“结对子”、老少结合“师带徒”、专业互补“搭班子”等方式,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对不同的工作,应有不同侧重。教育培训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是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素质的关键措施,是一个学习型企业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为此,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和创建学习型企业要有一套完整的计划,从思想上、组织上、经费和时间上予以保证。管理人员应着重提高科学管理的能力,工程技术人员和项目经理重点学习新技术、新业务、现代营销理念和方法,一线员工的培训,在组织新技术、新业务学习的同时,重点放在岗位技术培训和职工技术能力鉴定培训上,全面提高专业技术技能。
要完善激励机制。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离不开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要有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真正体现与员工收入挂钩。只有建立起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才能使员工感受到压力和责任,才能使员工素质得到提高,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三、人才为基,提高工作效能。
人才是第一资源,以人才为基础,才能打胜仗、打硬仗。以市排水管理处为例,依靠技术人才,精细管理,城区河道水体环境质量取得明显改善。紧紧围绕“河水变清”工作使命,通过强化管理、规范运行,扎实做好城市排水管理工作。积极调度,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加快。提升水平,污水处理运行高效、稳定,加大了水污染防治,对上游的直排口进行截污,增加了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洪、救大灾,坚持科学预防和应急保障相结合的原则,扎实做好城市防汛各项工作,确保城市安全度汛。特别是抽调技术骨干成立的设备设施防腐小组,对第一污水处理厂、第二污水处理厂、大学城污水处理厂、高新区污水处理厂进行设备除锈防腐工作,历时四个月,克服恶劣环境条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设备防腐保养工作,既保证了质量又节约资金20余万元。“人才兴企”由此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走人才兴企之路,创建学习型企业,要自上而下,层层递进。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企业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断吸收和摄取外界知识,调整生存和发展理念,培养自身应变能力,强化发展能力,才能更好地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作者单位:日照市城市排水管理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费洪芹)2月18日,市纪委召开十三届纪委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传达学习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汤占领主持会议并讲话。汤占领要求,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