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分层循环养殖,能实现经济效益地最大化。”费涛表示。那它的生态优势又表现在哪里?
原来,在养殖过程中,地下海水首先抽提到大菱鲆养殖车间,其排水在重力势能作用下一部分进入海参车间使用。另一部经砂滤池进入到地下蓄水池以做为南美白对虾养殖用水。此外,冬季可以利用水温较高的养虾排水做为热源通过换热器加热地下海水,供大菱鲆、海参使用,适宜的水温可以使大菱鲆及海参在冬季保持良好的长势,既增加了经济效益又实现了能源的再利用。
养殖系统中可控的水温,既克服了海参夏眠及冬季低温带来的生长停滞,又可以使大菱鲆保持良好生长的态势,缩短了养殖周期。“通过在低温季节进行人工增温为南美白对虾提供适宜的恒温环境,实现了南美白对虾的周年养殖、多茬养殖,提高了单位水体的产量及整个系统的养殖效率。”费涛继续向记者介绍说。
赛沃水产是如何走上生态循环养殖这条新路子的?
据了解,上个世纪末,“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开放式流水工厂化养殖模式以其技术要领易于掌握、适合小户经营等特点,顺应了日照市沿海广大转产渔民自主创业的需求,迅速推动了以大菱鲆为主的鲆蝶类产业发展,并在日照掀起了一股大菱鲆养殖热潮。
然而,随着众多养殖设施在同一区域长时间集中抽取地下海水,水资源枯竭问题开始突显;同时,养殖用水与海区的水交换,污染的海水成了病毒和细菌的传播介质,严重影响了水产品质量安全,因此,要实现工厂化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新型高效循环经济养殖模式成为必由之路。
“在这些外部因素地倒逼机制下,利用不同生物在空间分布、生态位和食性结构上的互补性及在能量和物质上的偶联性,赛沃水产经过多年地摸索,首次成功实现了南美白对虾、海参、大菱鲆的工厂化立体生态养殖。”市海洋与渔业局渔水产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养殖大菱鲆的日循环水量在400~500%之间,而海参日循环水量为100%,南美白对虾日循环水量约为40%。由此,大菱鲆养殖排水可以满足整个系统养殖海参和南美白对虾用水的需要,实现了1次提水3次利用。“相比之前粗放式的养殖,此系统年节水量40万立方米,可节水和地50%,节约用电30%,节省钻井费用30余万元。”
费涛表示,“下一步,我们公司将配备太阳能集热、光伏发电系统及空气能热泵加热设备,利用太阳能集热设备和空气能热泵替代传统燃煤锅炉,真正实现零燃煤,零排放。”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孟凡琦)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随着清明节气的到来,日照市气温逐渐回暖,极少露天茶园茶树达到采摘标准,自2014年以来,时隔三年,日照圣谷山茶场率先炒制出2017年的日照绿茶“...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