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玮玮)大平台支撑大发展。今年以来,山海天完善规划布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为加快打造全国著名旅游目的地、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供强大的支撑。
空间布局,是一个区域产业发展的主体承载。特别是对山海天这样的旅游度假区,面对宝贵的资源优势,必须用高水平规划引领发展。
围绕全区控制性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三大规划,山海天委托高水平设计单位编制,并推动三个规划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共同引领山海天发展。目前,控规已经调整到位,准备报市政府审核批准;旅游规划已确定编制单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也已列入编制计划。
一个地区要招引项目,留住项目,并创造条件让项目发挥效益,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支持。可以说,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更是园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工程距离海边比较近,施工难度大,我们采取‘明坑降水\’和‘大口井降水\’相结合,排除水位高的难度,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近日,记者在碧海路地下通道施工现场看到,工程护坡、地面垫层已经完成,工人们正在加紧做底层防水及钢筋模板加工等工作。
为了完善园区配套,山海天从地下到地上、从海洋到河流,做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地下,与水务集团合作对地下管网进行了统一规划,尤其是建设雨污分流工程,从根本上解决排放不达标问题,建设太公三路与碧海路地下人行通道工程,地下通道启用后,将有效缓解旅游旺季交通拥堵状况,为广大市民及游客出行提供更多方便;
——地上,集中打造太公二路的诗歌绿地,山海路的多彩林地和乔家墩子村前的生态湿地3块绿地;
——海上,对张家台码头改造升级,把小渔船码头向海延伸1700米,建设游艇码头,为发展游艇旅游、海上垂钓打造出海平台;
——河上,不占用一分耕地,投资6800多万元建设两城河地下水库,最大储水量23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库。
搞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从哪里来?为破解融资难题,山海天通过PPP模式与市级平台加强合作。与交通发展集团合作,建设204国道等6条道路,修补罩面18万平方米;与水务集团合作,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建设综合管廊;与园林绿化公司合作,改造山海天湿地公园,新建绿地公园3处。
据了解,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今年将累计投资3.5亿元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新建改造道路14条、城市绿地公园4处,实施城市道路修补罩面17.39万平方米、农村公路5万平方米,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平,实施太公三路雨污分流工程,建设富荣社区、前滩西安置区等热力管网,为布局产业、落地项目,加快打造全国著名旅游目的地提供基础保障。
新闻推荐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运营首季开门好 预计完成产值700亿元,同比增长30%;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
本报讯(记者孟祥燕)3月份,日照市重点调度的30家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87.4亿元,同比增长39.8%。预计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700亿元,同比增长30%,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从用电情况看,一季度工业用...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