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是理想的城乡绿化树种,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杜仲的胶丝,可以作为海底电缆的原料。发展产业能够直接为农民带来长期稳定的可观经济收入。”4月14日,东港区润芽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正在160亩杜仲林里采摘杜仲雄花。
特色经济林产业,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身,融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生态富民产业和生态支撑产业。核桃、蓝莓、果桑、板栗等一片片上坡地退耕还果还林工程正遍地开花。从最初的板栗林、樱桃林、绿茶种植到如今的核桃专业合作社、杜仲研究所,规模效益明显的经济林产业集群正在悄然形成。
谈及今后的打算,市林业局局长王洪彩介绍,下步市林业局要力争全市每个重点农业乡镇打造至少一个千亩以上特色经济林区,两个300亩以上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多个百亩精品示范园区,为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加快山清水秀美丽日照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从发展经济林到经济林特色化,日照的特色经济林发展在探索中壮大。来自市林业局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市经济林总面积104.28万亩,产量30万吨,年产值22.95亿元。仅去年一年新发展经济林6.66万亩,占新造林面积的43.5%。
这样一组铿锵有力的数字摆在记者面前,不由得让人去探索,日照市是如何推进这一举措的?
在特色经济林区,只要谈及林区的发展,就能听到政策扶持的最强音,凤凰山核桃专业合作社种植户吴家余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政策的支持。《林水会战造林绿化资金奖补办法》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实施办法》的实施,引导各级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吸引城市要素进军林业给特色经济林产业注入强心剂,坚定了种植户的信心。据统计,林水会战实施以来,全市PPP民间资本投资林业项目达144个,总投资14.2亿元,新发展千亩以上林果大片33个。
在特色经济林区,只要谈及林区的发展,就能看到区域布局明显加快。《日照市特色经济林振兴规划》围绕“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发展方向,确定了全市经济林基地建设的区域布局、任务目标和发展措施。三庄镇干杂果、后村镇茶叶、陈疃镇蓝莓、西湖镇桑蚕、河山镇苹果,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成为市林业部门按林水会战要求“丰富内涵、提质增效”做出的答卷。
在特色经济林区,只要谈及林区的发展,就能发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对缓坡及25°以上陡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果还林,使水土流失的瘠薄山地得到了充分绿化,为提高日照市国土绿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市经济林总产量32.36万吨,也成为农民增收和区域发展的新亮点。鼓励社会资本在贫困地区发展苹果、核桃、黄桃、榛子等经济林,一方面可以让困难群众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稳定的收益,还可以通过到基地打工获得工资性收入。据统计,自林水会战实施以来,全市已流转土地1.29万亩,涉及贫困户1266户,户均流转收益1500元。
新闻推荐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何丽媛)为更好地服务保障全区“双十增长、跻身百强”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东港区检察院创新开展“检察长进基层”活动,检察长带队深入全区各镇(街道)、重点项目现场和企业一线,听取群众...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