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日照新闻 > 正文

“融城”路上聚力攻坚 ——东港区秦楼街道秦家楼村拆迁侧记

来源:日照日报 2017-05-08 04:2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通讯员 乔祥明 申亚楠 董丹丹

时间回到2016年11月19日下午,秦楼街道秦家楼村村民早早地就排起长龙期盼着第二天的拆迁签约。当晚,寒冷的大风,飘洒的冷雨,丝毫阻挡不了大家期待拆迁改造的热情。

“拆迁村的老年房我们去看了,回迁的小区亲戚早已经住进去了,村里的分配补偿政策我们也比较了,村干部的作风我们也早了解了。过去是叫我们拆我们不愿意拆,现在我们就期盼着什么时候拆啊!”秦家楼村村民厉建富跟笔者诉说的时候,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第二天上午7:30到11:30,短短的4个小时,素有“新市区第二大村”秦家楼村960户村民834处合法房屋拆迁改造协议签订工作就进入收尾阶段。

为了让剩余的几户村民一样能够享受到第一天签约就能够获得2万元的奖励,村“两委”干部5人分包入户,在晚间11:00之前,成功做通了剩余村民的工作,至此,秦家楼村拆迁改造签约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碗水端平,做到公平公正。”

谈起秦家楼村拆迁改造工作为啥能够顺利推进,党员干部和群众无不为一个人竖起大拇指点赞,他就是秦家楼村领头人党支部书记秦泗刚。

“拆迁工作做得好,无非就是让党员干部带头,做到公平公正。”今年4月30日,笔者见到秦泗刚的时候,郑重地问起个中缘由,他却笑着做出回答。

要拓展城市经济空间、改善居民生活、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和条件,必须推进城中村改造,这不仅是上级党委的要求,也是村民的殷切期盼,可是究竟该从哪儿破局?这是当时摆在秦泗刚和秦家楼村“两委”班子面前的难题。

党员干部带头,做到公平公正,不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在行动上。秦泗刚和他的村“两委”班子不分日夜地开会研究、入户调查,记不清,那是多少个熬人的日日夜夜,最终将村民的诉求和意见摸排上来,哪些是合理合法的,哪些是违规不合理的,一一详细梳理制定认定标准。然后将这些标准发放到老百姓手中,并在充分征求党员干部和部分村民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将合规合法的房屋认定情况进行了张榜公示,设立举报箱,听取大家的意见。认定榜张贴出去后,全村无一人提出异议。

为了推进拆迁工作,村里为300多户老年人首先建设了过渡安置房。就在一些老人开始往里搬迁的那天夜里,秦泗刚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那人问他,秦书记都是亲娘,为啥还有书记的娘和老百姓的娘区别?这通电话把秦泗刚弄得一头雾水,一下子蒙了。经过仔细询问,原来同时建造的过渡安置房,最后才建的他母亲的老年安置房用的是砖头,别的老人房屋用的却是空心砖。

还有这事?毫不知情的秦泗刚顿时火了,连夜去了母亲的安置房,找来铁榔头,猛地砸了下去,墙皮开处,里面果然露出了砖头。怒火冲天的秦泗刚又气又急,手脚并用把墙一下子推倒,由于用力过猛,新买的皮鞋都碎了,手上也划开了一道大口子。随后,他叫来负责施工人员,用空心砖砌出一样的墙,任何人不能例外。

原来,在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发现空心砖不够了,就用盖房子的时候剩下的砖头来砌墙,一方面节约房屋空间,另一方面也算废料利用,本以为做得悄无声息,没成想竟然闯了大祸。秦泗刚在随后召开的党员大会上,对负责这项工作的党员进行了严肃的通报批评和深刻的自我检讨,此举赢得了与会党员的一致认可。

“拆迁工作是集体资产的再次分配,能否公平公正,其实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秦泗刚如是说。

谈起这个,夫妻都是党员的滕彩娟深有感触。十几年前,夫妻俩在自己房屋前空地上建了一处桂花棚,从最初的拇指粗到现在的手腕粗,十年育树,这些树像她的孩子一样,有着深厚感情。如今要拆迁了,桂花树必须无偿搬走,内心有着诸多不舍。

村党支部书记秦泗刚和村主任秦绪波打电话做她工作,使她认识到,作为党员家庭必须响应拆迁改造政策,棚子属于违法建筑,全部自行移除。随后,她找人帮忙,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就拆除完毕。

“党员带头,不仅做给群众看,还要带着群众一起干。看人家党员干部都带头拆了,咱还有啥说的?”她家把桂花树卖掉棚子拆掉之后,和她家一排几十户人家门前的桂花园也全部自行拆除。

“定好的事,坚决不能改。”

面对拆迁中对违建房屋的认定,能够多争得一点,就是巨大的经济利益。村里有4户村民,因为有违章建设的房屋,所以在分户楼分配的时候,这4户按规定不能享受分户楼。当时他们找秦泗刚想获得通融的时候,秦泗刚一口回绝:“定好的事,坚决不能改。”

村民秦玉某因病去世,留下了妻子刘某菊和孩子相依为命。其曾经有一处老房在翻盖新房的时候没有按规定拆除。在签订协议的时候,刘某菊觉得村里应该多照顾,对老房予以赔偿,所以坚持不签协议。秦泗刚和村“两委”其他同志多次上门都不能做通工作。

“同情归同情,定好的事情,坚决不能改,我更不能拿集体的财产当人情。”秦泗刚说。

眼看时间已经到了当天晚上11:00多了,如果到了第二天,她家将不能享受2万元的奖励资金,任凭秦泗刚和村委一班人怎么做工作,刘某菊就是不签字,这可急坏了秦泗刚。这时候有人跟他说起平时跟刘某菊关系最要好的邻居。在刘某菊丈夫因病住院直至去世前的日子,秦泗刚都是经常牵挂着她家,还跟她的邻居交代,多给予关照。秦泗刚找到那个邻居拜托她给刘某菊打电话劝劝。秦泗刚讲明了前前后后的原因,最终这个邻居同意了:“这个恶人就让我来当吧。”刘某菊一家赶在当晚12:00前签了字。

“再苦再累,就为让乡亲们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最累的日子,莫过于签约的那几天,看起来,推进的顺风顺水,个中酸苦只有村委一班人心里最清楚。当天上午签约后,还有12户没有签约,5位“两委”成员分别认领做工作。因为李克彩有低血压,近期又加班加点,夜晚11:00多的她脸色蜡黄,秦泗刚主动把她手头上剩下的一户揽到自己身上,而他自己当天却已经汤米未进。嗓子都哑了,嘴巴严重起皮,有人给他递过来一块面包和一根火腿肠,他摇了摇头,真的是吃不下,那天一直忙到深夜12:40,他都是滴水未进。

有人笑问秦泗刚到底为了啥,这么拼。每每这时,他都会严肃地说:“再苦再累,就为让乡亲们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李克彩还记得协议签订前的几个月,夜里10:00之后下班成了家常便饭。每天无数的群众找他们咨询各项事宜,都需要耐心解答、调解。在分配老年过渡安置房的时候,秦泗刚也没有忘记和刘某菊一样的困难群众,他跟身边的“两委”成员说,刘某菊和她的孩子孤儿寡母,住在外面,没个照应,也让那娘俩搬到安置房吧。那时候刘某菊跟孩子在外面已经租了房子。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刘某菊掉下泪来,“真是没想到,村‘两委\’没有因为她不痛痛快快地配合拆迁签字而放弃她!”

拆迁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作为秦家楼村的一位村民,很多人以前都是挤在低矮的旧房里,70年代、80年代建设,确实是危房,胡同只有2米多,现在不仅分得180平方米的楼房,还获得十几万元的现金。

秦泗刚告诉笔者,这次拆迁改造,区政府给村里让利不下5个亿,让利于民,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村里除了安置区,还计划建设400亩绿地公园,群众的生活环境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闻推荐

本周天气“水火两重天” 周六最高气温或将达到33℃

本报讯(记者黄建玲)5月7日,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预计本周周一、周二受高空冷涡影响,日照市大部分地区有小雨,局部中雨;周三和周四局部地区有雷阵雨;其他时段以云系变化为主。上周五,已立夏。立夏...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融城”路上聚力攻坚 ——东港区秦楼街道秦家楼村拆迁侧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