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可能微若沙尘;五年,对一个地方的发展而言,却足以披荆斩棘、开创新局面——— 今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科学描绘了未来五年日照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实现“追赶”“摘帽”的目标提供了重要的遵循。“十三五”时期,成为日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时期。
日照大发展的号角已然吹响,理顺发展脉络,紧跟时代步伐。已经扬帆起航的“十三五”,在“一带一路”“新旧动能转换”等国家和区域战略实施的重要时期,日照市口岸港航业如何抢抓发展机遇?口岸港航事业的图景应该怎样描绘?根据日照市出台的《“十三五”口岸港航发展规划》,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一 一梳理。
关键词:海、空港口岸扩大开放
“十三五“时期,在海港口岸方面,将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4.3亿吨,年均增长3.6%。新增对外启用码头泊位15个,开放泊位总数达到69个。在空港口岸方面,努力争取设立日照机场空港口岸,将力争日照机场实现临时对外开放。
积极推进日照海港口岸扩大开放。落实海港口岸扩大开放工作,做好省、国家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新建码头泊位建成后及早发挥效益。
力争日照机场临时开放。积极推进完善机场硬件建设和查验配套设施建设,支持日照机场不断开辟国内国际航线。积极参与加快推进临空经济区建设,打造日照口岸发展新优势。
编制查验配套设施建设规划,使之与口岸空间布局规划相适应。按照“共建、共享、共用”的原则,编制口岸查验配套设施建设方案。科学规划后方陆域查验配套服务设施,在岚山港区规划建设口岸通关中心。
关键词:深化大通关建设
深化“三互”大通关建设,充分发挥节点口岸作用。依托中亚(日照)航贸中心,围绕推进中亚、中蒙通道日照出海口规划建设,深化与沿桥腹地口岸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建立新的合作协作口岸,推进中澳港口联系和口岸合作,聚力打造多式联运口岸。推进落实通关一体化政策的落实,为“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提供最便捷的服务。
关键词:完善口岸功能
加快口岸开放平台建设。着力提升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水平,争设日照综合保税区、中澳(日照)产业园,进一步聚集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推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国家级进口木材检验检疫处理区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推动江北木材进口基地及木材产业集群升级发展。以设立中澳产业园为核心,积极申建肉牛、肉类、箱粮、冰鲜水产品、水果等指定口岸,不断提升口岸功能。
加强口岸信息化建设。推进“单一窗口”建设,大力整合口岸信息资源,实现口岸查验部门与港口、机场等信息联网和数据共享,推进口岸企业与电子口岸联网,推动电子口岸内外互联,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便捷服务。
关键词:新旧动能转换
调整货种结构。在巩固矿石、煤炭、木片、水泥、粮食等大宗散货运输优势的基础上,大力促进“箱、油、商、工、金”“五子登科”,着力补短板、增优势,推动港口转型升级。
调整功能布局和泊位结构。继续推进石臼港区规划调整方案的实施,加快石臼港区南区开发建设;结合日照至东明输油管线、日照钢铁精品基地、LNG接收站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建设一批大型矿石、原油、LNG等专业化泊位,根据集装箱运输发展需要,适时改造部分通用泊位,进一步优化泊位结构,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
调整资产结构。积极推进港港、港企、港航合作,推动“港城、港带、港桥、陆海”四个一体化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货源增长极。
调整运力结构。积极发展市场拉动力较强、经济效益较好的船型,引导航运企业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科技含量高的方向发展,努力提高抗风险能力。
优化行业结构。引导企业围绕建设质量效益型行业发展目标,大力降成本、增效益、强活力,不断提高现代物流业比重,进一步优化行业结构,提升行业利润水平。
关键词:加快港口建设
“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约190亿元左右,建设码头、航道、防波堤、锚地等公用基础设施及集疏运设施。
加快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约82亿元,续建、新建并完成岚山港区南作业区西防波堤工程、岚山港区北作业区南港池南防波堤、岚山港区深水航道二期等六项工程,开工建设岚山港区北作业区北港池航道及防波堤两项工程。新建日照港大船锚地,扩建石臼港区锚地,加快推进岚山港区北作业区#2散杂货锚地选划,增加锚地面积,提高锚地容量,保障港口可持续发展。
加快实施石臼港区规划调整和岚山港区专业化泊位建设。计划投资约112亿元,开工建设约25项码头工程。其中“十三五”期间正式建成投产生产性泊位20个以上,新增能力约1亿吨。积极推进石臼港区规划调整方案实施,加快建设岚山港区北区30万吨级矿石专用码头、中储粮仓储物流项目一期及二期工程,配套建设第三座、第四座大型深水原油码头和原油储备基地,及LNG接收站等。
进一步完善集疏运设施。续建、新建日照港岚山港区30万吨级矿石码头铁路专用线等4个工程,新增港内铁路总里程约9千米,改善港内集疏运条件。积极构筑完善畅通的集疏运网络系统,通过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和沿海支线运输,拓展港口对内、对外腹地范围,以多种运输方式保障港口货源。
关键词:提升港口服务能力
积极打造大宗散货国际分拨中心。巩固以铁矿石和煤炭运输为核心的大宗干散货运输优势,打造干散货国际分拨中心。积极拓展原油保税、国际中转、分拨配送等业务,进一步巩固、提升正在培育的以原油运输为核心的液散货运输优势,打造液散货国际分拨中心。
全力提升内贸集装箱中转功能。通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增线加班、优化运输网络布局、提升运输规模等,将内贸箱运输培育发展成为竞争新优势,逐步提升日照港在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中转功能。充分利用自由贸易政策,开辟对美、韩、澳、东南亚外贸航线,做大过境运输和多式联运规模,逐渐把日照港发展成为外贸集装箱支线港。
努力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构建以港口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完善信息、金融、经贸等物流增值服务,充分发挥中亚物流园作为国际型物流园区优势,为沿丝路客户提供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海铁联运和过境运输、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物流信息处理等现代物流服务,逐步将日照港打造成为汇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服务要素的商贸物流中心。
规范船舶港口服务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把市场准入关和企业经营资质保持关,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加强与海事、边检、港务公安等执法部门沟通协调,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形成监管合力,消除管理死角。
关键词:凸显港口优势
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加快日照港中亚物流园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港口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开展境外投资、跨国、跨地区经营港口物流及相关业务。加强与国际知名港口的交流与合作,为港口发展开辟新的广阔空间,不断提升港口国际化水平。
关键词:绿色港口
推动港口绿色发展。围绕石臼港区规划调整建设,稳妥实施西区北区东区的“腾笼换鸟”,南区散货中转方式的“脱胎换骨”,全力增加集装箱运输规模,提升清洁货物运输比例,努力实现港口作业方式由“大进大出”到“精进精出”的转变。
加强港口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推进日照港国家绿色低碳示范港口建设,推广应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新技术和新设备,降低港口综合能源单耗。坚持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并重,控制和减少到港车船在港口的污染排放。
关键词:智慧港口
提高港口信息化程度。大力实施“科技兴港”战略,加大科技创新,以建设现代化、智能化港口为目标,不断提高码头装卸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积极开展物流增值加工业务,努力提升利润空间。
推进航运业“互联网+”建设。加快航运市场“互联网+”建设,通过网上销售、网上订舱平台和物流服务,推行O2O模式,实现线上推广、交易,线下服务。提升中亚(日照)航贸服务中心的综合性服务能力,发挥日照大宗商品公共交易运营平台的聚集效应,逐步实现航运企业组织、流程、经营理念的全面重构和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
加强行业数据中心的建设。按照“自上而下”“内外兼顾”的原则和由点到面、逐步集成的方式建成行业数据中心,制定数据规范和数据交换共享标准,通过标准化的设计和建设,汇聚信息、提炼信息,加强数据共享,努力实现数据互连、互通和港航、查验单位的数据共用。
加强系统数据的质量管理。从数据采集、更新、存放、共享、纠错、评估和考核等方面进行建章立制,通过明确采集、录入管理职责、建立长效机制等措施,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实现数据质量的跨越式提升。
加强信息系统的整合利用。坚持以整体性需求为导向,让信息化成为促进信息共享、推动部门协作、形成管理合力的驱动力,努力发挥信息化在提升管理效能中的作用。
关键词:发展航运业
积极支持企业扩大船舶运力规模,鼓励日照市骨干运输企业通过租赁、并购等方式,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多元化经营;鼓励航运企业与大型货主、港口企业、其他运输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实现强强联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国际国内大型航运企业来日照市发展航运业,鼓励发展近洋、远洋及中日韩客箱班轮运输。到“十三五”末期,运力结构进一步改善;旅游客运船舶结构进一步优化,逐步将小型快艇资源整合,推动旅游客运船舶舒适豪华化、大型化。积极开辟新的旅游客运航线,促进日照市“旅游富市”战略的深入实施。
新闻推荐
为积极响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有关要求,全力推动创城工作的开展,搞好环境卫生整治,5月16日,体彩日照分中心、日照市体彩志愿者协会一行人员在市体育局的组织下,到创建文明城市包联区域———涛雒...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