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昱茗
从高处远望,湛蓝的天空下,夏日的港城被绿意浸染。
近日,省政府发布了山东省2017年上半年环境质量状况以及生态补偿考核情况,日照市空气质量综合改善幅度全省第一,获得上半年生态补偿资金1698万元,补偿资金数额居全省首位。
成绩来之不易。由于多年前的粗放式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环境改善,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民之所想,政之所向。作为城市管理行业主管部门的市住建局,在大力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所承担的环保职能职责,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生态立市”战略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大气、水等方面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攻坚行动的要求,切实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全力助推生态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建设。
垃圾循环利用 科技点亮美好生活
8月7日,走进日照市第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厂区绿树环绕,空气清新,清澈的湖水下金鱼在其中畅游。
“厂区内的湖水是处理后的生活垃圾渗滤液。”望着满脸惊讶的记者,生产运行部经理扈明东自豪地说,“我们采用厌氧IOC+好氧AO+超滤+纳滤+反渗透+DTRO处理技术,有效去除生活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出水达一级A标准,可实现厂内回用”。
不仅仅是渗滤液标准严苛。据扈明东介绍,进厂的生活垃圾焚烧,采用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技术成熟的机械炉排炉焚烧工艺,焚烧炉炉膛温度始终保持在900摄氏度以上,并有环保数据在线实时监测,焚烧产生的烟气作无害化处理后,严格按照“欧盟2000”标准执行排放。
此外,垃圾焚烧后产生的残渣经资源化处理,制作成建筑用砖和道路铺设水稳层材料;飞灰按危险固体废物要求,在厂内进行螯合稳定化,经化验合格后进行安全填埋。
都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第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变废为宝的本领,着实令人赞叹。
据了解,第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日照市与光大集团以BOT模式合作建设的重点项目,垃圾处理范围覆盖市区、东港区、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的全部生活垃圾,以及岚山区高兴镇、巨峰镇两个乡镇的生活垃圾。
一期实际日处理量已达到900余吨,年处理量约30万吨,年发电量约8000万千瓦时,可为日照市提供清洁电力6880万千瓦时,相当于2.5万吨标准煤发电量,减排10.72万吨二氧化碳。全年处理渗滤液7.35万立方米,减少COD排放2970.64吨。今年还将推进二期工程建设,目前正在办理各项前期手续,建成后将新增处理能力400吨/日。
精细化运作 打造“高颜值”城市
近日,记者在济南路看到,四台环卫机械,正对路面依次进行清洗、清扫,所过之处,路面整洁如新。这是市环卫处实施道路深度保洁、机械化作业保洁场景。
“为达到‘以克论净\’的深度保洁目标,我们全面推行‘以机械化洗扫为主、人工保洁为辅、全天巡回捡拾\’的深度保洁模式,机械化保洁则采用‘夜间高压冲刷,白天机械清扫\’作业方式。”市环卫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根据今年发布的《城市道路“以克论净·深度保洁”作业质量标准与规范》通知(试行),道路清扫保洁范围包括城市道路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人行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公交站台及道路两侧果皮箱、垃圾桶等环卫设施,以及纳入市环卫处管理的“门前三包”硬化区域及绿化带、街头绿地。
据了解,试行的328条(段)城市道路将划分为“深度保洁示范路”、一级道路、二级道路、三级道路四个保洁等级,按照标准,各等级地面尘土每平方米分别不超过5克、10克、15克和20克,路面垃圾滞留时间分别不超过5分钟、10分钟、15分钟和20分钟。其中,“深度保洁示范路”为泰安路、烟台路和济南路。
与此同时,另一项治理垃圾的举措———市区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工作,自运行以来,成效也非常显著。目前,市区共有1400余家成规模的餐饮企业、食堂,市环卫处已与其中1314家签订了餐厨废弃物收运协议,发放收集桶总计1996个,集中收处率达到90%。
2015年12月,日照市建成并运行了餐厨废弃物处理厂,项目日处理规模100吨,位于黄山垃圾处理场内,占地15亩,通过“机械分选+厌氧消化”为主的处理工艺,将餐厨废弃物分解后进行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达到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置目的。
控制扬尘污染 让市民畅快“呼吸”
渣土车运输撒漏一直是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顽疾。为此,市住建局不断加大巡查力度,6月11日晚,市住建系统联合多部门,对市区建筑渣土在运的13个建筑工地进行检查,并巡查了青岛路、济南路、山东路、临沂路、海曲路等渣土运输车行驶的居民住宅和学校密集路段。
当晚,共查处涉嫌交通违法车辆11台,对发现未按规定冲洗出入车辆和造成撒漏、带泥上路污染的责令其立即冲刷整改,确保从源头上抓好建筑渣土运输行业管理。
不仅如此,自7月20日至10月30日,市住建局联合多个部门,深入开展市区建筑垃圾“百日集中整治”大检查。依托此次检查,市住建局将进一步加强对建筑垃圾源头监督管理,落实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对未按规定设置围墙或围护、出入口路面未硬化、未配备车辆清洗设备、以及未设置专门装修垃圾集中存放点的建设工程工地,督促其立即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作为文明工地评比的重要指标。
今年以来,市住建系统还深入开展了“地增绿·地更绿”暨建设扬尘治理集中行动,助力改善日照市大气环境质量,控制建设扬尘污染。截至7月底,全市已完成“地增绿”914.7万平方米,完成“地更绿”112.3万平方米。总量超过1000多万平方米的绿量,相当于1500个足球场的面积,有效避免了黄土露天现象,大幅提升了城市绿化品质。
此外,还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相结合,深入开展了房屋建筑和市政施工工地、城中村拆迁工地扬尘专项治理,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环境治理给城市带来的新变化。
新闻推荐
今年受理案件568 件 同比增长87.3%,挽回损失1690万元
本报讯(记者姚彩虹通讯员刘宗欣夏雨萌)记者从东港区法律援助中心获悉,截至目前,该中心今年已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68件,办结463件,为2680名群众提供援助服务,挽回损失1690万元。该数据已超去年全年工作量,实...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