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德
不久前,一个来日照旅游的外地同学告诉笔者,与三年前的日照之行相比,感觉日照不仅城市环境更美了,而且市民也更文明了———以前路边拦车推销的混乱现象没有了,有的是文明有序的经营;冷面孔少了,更多的是和善的笑脸。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套用梅先生的话,可以说是:文明城市者,非有现代设施之谓也,有文明市民之谓也。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体现在市民身上;一个城市最美的风景,是市民。
记得二十年前笔者第一次外出旅游时,曾惊艳于那个南方城市的风景之美,但就是因为买一块西瓜被坑了几元钱,立时对这座城市产生了负面情绪。生活中,大家都会有同感,到一座城市,在公共场合、在景区景点,遇到一份贴心服务,遇到陌生人互相谦让时那种会心的微笑,会瞬间在你心里升腾起温暖和感动。相反,即使你看到了最高端的公共设施、最靓丽的风景,但只要看到一个人随意翻越护栏、一个市民当街骂人,你的心情也会瞬间被破坏,你对这个城市的美好印象会大打折扣。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日照市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重视市民素质的提升,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让“德”润城无声,让“善”畅行无阻,从而让文明之花盛开,成为城市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但市民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每个市民都应意识到,作为城市的一份子,都是描绘“风景”的一抹元素,应该以自己文明的行为,为城市的美景增彩添色。
新闻推荐
《日照市城市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7年6月28日日照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7月28日经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自2017年10月1...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