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丹 郑志成 张磊 通讯员 范海波
2月15日除夕夜,万家灯火,烟花璀璨。
当指针划过零点,幸福的钟声敲响,你在哪里?
在温暖的屋子听妈妈唠叨?
举杯问盏,餐桌上笑容满面?
已经进入甜甜的梦乡?
除夕,对于中国人来说,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团圆梦。然而,在大家阖家团圆、尽享天伦之乐之时,有这样一群人,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时刻,他们习惯了没有假日的春节,习惯了在守护百姓健康中迎接新年。
有你岁月静好,这些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打交道的医务工作者,对他们工作的真实状况,我们又真正了解多少?除夕夜,记者零距离接触这些和死神赛跑、奋力拼搏的人,所见所闻,令人感慨。
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走近除夕当天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的他们,谨以这组报道,向那些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除夕夜,市中医医院骨伤一科病房,灯火如此明亮,彻夜不眠。
护士魏秀梅在查阅入院病人情况登记。她说:“虽然除夕夜不能陪在家人旁边,但能守护患者过一个平安年,也是一种幸福。”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家不圆万家圆。”每一个值班的医护人员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在默默付出。
除夕夜,在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正在忙碌,这里的工作繁琐而劳累,他们全天候24小时悉心守护和照顾患者,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点燃了患者和家属的希望。
除夕夜22:14分,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记者举着相机提醒护士们:“马上跨年了。”护士们说,“跨什么年啊,忙乎的。”她们一脸认真的表情,让记者们突然意识到:除夕,对这些分秒必争与死神赛跑的急诊医护人员来说,毫无意义。
“哇……”响亮的一声啼哭!市人民医院家庭化产房里助产师张英脸上乐开了花:“就等你这一声呢!”
新生儿的奶奶满怀感激的和张英紧紧地抱在一起。“其实,我们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希望母子平安。只有得到产妇和家属的信任,我们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好。”
“这样的年夜饭,我吃了很多年了……”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何艳艳的话让人热泪盈眶。
她在急诊工作了十几年,每年春节轮班不是除夕就是初一,所以公公婆婆早已习惯除夕夜给她送饭,而且,每次都是炒很多盘菜,让急诊科每一个医护人员都能吃上年夜饭。
“让孩子们也过个像样的年!”何艳艳的公公感慨万千。
除夕夜,在市中医医院手术室,护士王丹丹(右二)在为手术中的患者对灯。无影灯下站台护士、麻醉师、手术医生,这群守护生命永远置身幕后的英雄,默默地在岗位上奉献着大爱。
除夕夜,市120指挥中心调度员王一平正在接听报警电话。他笑着告诉记者,“最好今晚一个电话都没有,都过个欢乐年。”
除夕夜18:51分,市中心血站的张甜甜正在检查血液储存和冰箱的冷链温度,在这里储存的血液是这座城市的“温度”。
除夕夜,市精神卫生中心荣军康复科医护人员和荣军患者一起包水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①除夕夜,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监护室,医生武伟(中),护士张秀丽(左一)、曹凤妮(右一)从下午17点一直坚守岗位到正月初一上午8点,给予患儿精心的治疗和看护。
②市妇幼保健院护士曹凤妮在新生儿监护室为患儿温奶,这里的婴儿需要精心呵护,医护人员每天精神高度集中。
③市妇幼保健院护士张秀丽在新生儿监护室护理患儿,医护人员不仅仅是宝宝们病情的监护者,又是妈妈的扮演者,这些“心急”的宝宝们要和护士妈妈们一起克服生命的重重考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秦钊)春节期间,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切实做好有关重点工作,全力确保经济安全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市人民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节日期间,全市公安...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