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卢涛被调去筹建海景社区。
这是个更大的社区,在石臼东部片区,11个自然村,22个城市小区,长住人口2万人,其中老旧小区就有8个。城中村社区、纯城市社区,一半纯城市、一半城中村的社区……近15年社区工作经验,卢涛几乎什么样的社区都遇到过。捧着一颗热心,卢涛想想人心都是肉长的,困难总能克服。
每到一个社区,卢涛照例先入户走访。年轻人不用打扰,重点是老年人和残疾人家庭,还有突发灾祸的,一户也不能漏下。
社区里几户残疾人家庭的困难,一天要在卢涛脑子里过好几遍。刚到海景社区不久,她联系市残联康复中心,在海景社区成
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
社工站,创建“阳光心港”品牌
服务,让志
愿者们
深 入
残
疾人家中,开展肢体康复、智力康复、心理咨询等活动,从身体和心理上,帮助残疾人以及残疾人的照顾者。
17年中,卢涛先后在5个社区培育社会组织共59个,引进日照义工联、阳光助残志愿者等5个公益组织进驻社区服务。2016年在新建的海景社区,培育国家非物质遗产“满江红艺术团”、日照晨星社工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让它们成为社区服务的主要力量。
社区,很大;服务,很大,也很小。
2018年3月7日上午9:30,刚刚在社区办公室给大家开完网格会,卢涛入户去看独居的88岁老人。自从2017年11月,卢涛调到碧海社区,几个独居的老人成了她的心头事。她在社区提出“邻里关爱敲敲门”,尤其是要常敲独居老人的门。有空的时候,她就亲自上门。给老人剪完手指甲,还不忘把掉到地上的指甲屑用纸拢起来,没找到垃圾桶,她就随手揣进了衣兜。
到地下车库看刚收拾停当的社区乒乓球场地,再去昨天刚做完康复的残疾人家里,看看是否需要预约志愿服务……
一圈走完,冬天的日头惨白着脸隐到西天的乌云里。卢涛想起明天上级要来检查,离开办公室前安排人打扫卫生的,上楼前正好看看情况如何。
“咦?男厕所没有打扫?”卢涛一脚就踏进了男厕所。
“打扫了,地面我全拖了一遍。”刚分来不久的年轻姑娘站在门口说。
“小便池和蹲坑没有刷。”卢涛指着污渍。
“可是……我不能去打扫男厕所吧。”小姑娘不解。
“为什么不能?”卢涛回头看着她笑了一下,转身回了办公室。从柜子里拿出手套、去污粉和清洁球,又转身去了男厕所。
“你看我怎么刷的,学着点啊,不要学费。”开着玩笑,卢涛一板一眼地刷起了小便池。
“书记,你怎么能刷男厕所呢?”小姑娘急了,脸有些红。
“只要里面没人,就可以刷啊。”卢涛一边说着,手上并不停,“干社区的就得啥都能干,社区的事能干得了,啥事都不在话下!”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彦美隋言晨社区记者陈慧颖尹晓倩不一样的主题党日3月5日下午,石臼街道滨海社区召开了3月份主题党日会议。会上,消防志愿者给党员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了社区居民防火防灾的消防意...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