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日照新闻 > 正文

一字之差,差千里 买车时“定金”与“订金”傻傻分不清 消费者用亲身经历告诉你这些一定要注意

来源:黄海晨报 2018-03-15 08:4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黄建玲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一些同音字常常都隐含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因此有不少商家在消费者消费时,便跟他们玩起了“文字游戏”,消费者一个不注意就被“套路”了。就拿买车来说,不少消费者就曾吃过“定金”与“订金”的亏,一字之差,差千里,让自己口袋里的钱有去无回,造成不少财产损失,懊悔不已。

消费者案例:“定金”与“订金”一字之差“打水漂”

2015年5月左右,市民夏先生有了购车需求,经过一段时间的选择,他决定到日照奎山汽车城长安汽车4S店逛逛,顺便把心仪的那款长安致尚轿跑定下来。

在店里看过后,销售人员就催着夏先生先交钱把车定下来,到时候直接来交款取车就行。当时夏先生也没有多想,就交了2000元,拿着收据回家了。

“当时我也问了,预交的2000元是什么钱,销售人员说就是定金,到时候取车时就抵扣了。”夏先生说,当时他因为决定要买该款车,所以也没问太多。

定好车后,还没到提车日期,夏先生就让朋友帮忙查查该款的性能如何,有没有技术缺陷等,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朋友介绍,夏先生有了动摇,他不想买该款车了,于是就到4S店准备把预先交的2000元要回来。

“退款时,销售人员让我把单据拿出来,说上面写着“定金”两个字,这钱退不了了。”夏先生当时就急了,“交钱的时候你们也没说不能退啊,并且没有告知“定金”“订金”的区别啊,而且“定金”两个字写的这么小,这不是坑人嘛!”

夏先生告诉记者,他曾多次到4S店要钱,都遭到拒绝。给出的理由就是,“定金”退不了,而且“定金”钱已经到了总账,他们销售部也无能为力。4S店工作人员告诉夏先生,可以问问他身边有没有想购车的,到时候来店里购车,就可以把2000元给顶了。

“当时我确实有朋友想买车,但是这样去顶2000元,手续很繁琐,所以就放弃了。”夏先生说,后来,他也咨询了相关律师,才明白“定金”“订金”差别这么大,为了2000元再去找律师打官司不值当的,所以只能认栽了。

同样,市民林先生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2016年6月左右,他因团购标致汽车而预交了3000元现金,后因车迟迟不能到货而放弃购买,为此3000元亦是因为收据写了“定金”二字,有去无回。

林先生说,就当花钱买了教训,都怪自己没有好好询问清楚,做好准备工作再去买车。他希望市民朋友在买车交“ding”金时,一定要问清楚,或者认认真真地阅读好购车合同等,以防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记者调查:“ding”金能不能退,要看双方签订的购车协议

3月1日,记者以购车消费者的身份,致电日照市多家汽车4S店了解情况,4S店工作人员听说买车,态度很是热情,但是当问到如果交了“ding”金,能不能退时,工作人员没有给予明确的答复,只是说,如果看好了车确定要买了才会交“ding”金,如果还没决定好,可以先不缴纳。

一般情况下“ding”金从2000元到5000元不等。该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有买车需求,建议先到店里看看车,再谈“ding”金的事情,具体“ding”金能不能退,要看双方签订的购车协议。但具体是“定金”还是“订金”,并没有明确告知。也有个别4S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定金就是提车凭证,不能退。

消协声音:有购车意愿的消费者建议订立书面合同

针对“定金”还是“订金”的问题,记者联系了市消协工作人员,她表示“定金”是属于担保的性质,主要是为了保证主合同的履行,所以具有一定罚则。如果车主违约的话,这个钱是不能返还的。如果商家违约的话车主可要求双倍返还,这对双方都具有一定约束力。

消协工作人员提醒广大消费者,如果有购车意愿需要缴纳“ding”金,可以与商家订立书面合同,约定双方的一些义务和权利。同时,消费者在购车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购车合同,搞清楚“定金”与“订金”。通俗点理解就是,“订金”是言字旁,是说出来的,空口无凭,可以反悔要求返还。“定金”是定下来的,要不回来了。

律师说法:“定金”与“订金”概念不同要分清

本报法律顾问、山东律苑律师事务所律师赵世玉、李秋麟表示,“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了确保合同履行,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订立时或者订立后履行前,按照合同标的额的一定比例,预付对方当事人的金钱。

定金具有惩罚性,给定金方不履行合同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方不履行合同则须双倍返还定金。

而订金,并不是法律概念,通常指买卖双方在具有交易意向后,为表示诚意,由买受方交付给出卖方的一笔款项。汽车销售顾问常说的“预付款”“诚意金”等当属此类。

订金的效力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双方当事人如果没有约定,一般可如数退还。

新闻推荐

为金融消费者撑起一片晴空 专访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秘书长秦绪红

本报记者陈颖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金融消费者群体也在逐步扩大。如何防范金融消费纠纷的发生?如何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3月12日,在“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字之差,差千里 买车时“定金”与“订金”傻傻分不清 消费者用亲身经历告诉你这些一定要注意)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