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不比居家,可能要面对各种“旅游病”和突发意外情况,学会如何应对这些突发意外才能更好地保障出游的安全。
那么,国庆长假到了,我们该如何应对旅游中出现的意外呢?一起来看看吧。余燕红田乃伟
出门前先了解旅游地情况
出去旅游,关键要先了解以下几点:
第一,提前规划旅游路线,了解目的地和行程中的天气、卫生、路况、饮食、住宿情况及应急救援电话等,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冒险前往危险或者生僻的路段,确保出游安全。
第二,要注意地域风俗差异,避免人文冲突。
第三,根据旅游的时间和周期情况,准备一些相关的药物,比如南部地区蚊虫多,就要带防咬伤的药物;有些日照时间长且紫外线强的地区,还要准备防中暑药物、防晒产品和护目镜等;北部气温较低要适当增带衣物;另外,还要根据自身既往病史携带相关药物。
常见“旅游病”药物不能少
除了要注意上述小细节外,还要注意出游中常见的“旅游病”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腹泻:腹泻、拉肚子可算是最常见的胃肠道“旅游病”了,统计表明约30%的旅游者会发生腹泻。主要是旅行疲劳、精神紧张、饮食不当、气候变化等引起。
建议:旅游时要格外注意饮水卫生,饮用经煮沸的开水或瓶装水较为安全;少喝酒、少吃肉食,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喝冰凉饮料;晚上睡觉使用空调时,应用毛巾被盖好肚脐,防止受凉引起感冒、拉肚子;外出应避开雨天,淋雨后最好冲个热水澡,祛除寒气,防止感冒、腹泻的发生。
蛇虫咬伤:户外运动或出海爬山一定要谨防蛇虫咬伤,做好衣物与药物的双重防护工作
建议:野外行走,要选择能够护住脚踝的鞋子,最好是皮革的。不要在草地、树林中长时间坐卧,以免蛇、虫子爬到身上咬伤自己,可以随身携带花露水,身上涂抹一下可以防止某些虫子靠近。
出门在外学会应对突发意外
出门在外,难保不会突发意外,遇到突发情况时切记不要光顾着慌张,学习一些应急技巧,以备急需时使用。
心跳骤停
1.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将心脏骤停病人平卧在平坦的地方,急救者跪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上用力向后压,右手指放在下颌沿,将头部向上向前抬起,一面速请就近医院前来救治。2.人工呼吸。抢救者右手向下压颌部,撑开病人的口,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用双唇包封住病人的口外部,用中等的力量,按每分钟12次、每次800毫升的吹气量,进行抢救。3.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胸前胸骨下段,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两手的手指翘起不接触患者的胸壁,伸直双臂,肘关节不弯曲,用双肩向下压而形成压力,将胸骨下压4厘米至5厘米(小儿为1厘米至2厘米)。只有当病人呼吸、心跳恢复后才能以妥善方法护送到医院继续治疗。
交通事故骨折
1.注意防止伤员发生休克,不要移动身体的骨折部位,如果怀疑脊柱受损时,一般不要改变受伤者姿势。
2.在没有包扎用品的情况下,可就地取材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减轻伤者痛苦,便于搬送。
新闻推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学习的工具,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金钥匙。为丰富分行员工文化生活,在全行树立起“读好书、好读书”的浓...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