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裴颖)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是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载体和抓手。去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强“四论”抓“四拼”决策部署,市发改委组织践行项目“四论”、聚力抓项目行动,启动“项目百日攻坚”,从拓宽抓项目的思路、创新抓项目的举措、完善抓项目的机制三个方面发力,确保项目抓出实效、抓出新意。
拓宽抓项目的思路。跳出抓项目就抓产业、民生、基础设施项目的路径依赖,把发展研究和项目推进两大主业贯穿于抓项目的全过程,提出既抓谋划又抓推进,既抓争引又抓招引,既抓服务又抓监管,既抓规模、速度又抓质量、效益,既抓产业、民生、基础设施项目又抓平台、人才、科技创新项目,把抓平台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工作项目化,编制的新旧动能转换、向海经济、乡村振兴3个重大规划,通篇贯穿了工程化、项目化思维,铺排了若干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支撑推动规划落地。坚持项目推进有专班,对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专项”逐一组建实班子。
创新抓项目的方法。增强“写进规划”意识,主动对接国家、省战略布局,立足日照市临港涉海的优势,自然生态宜居的环境和即将到来的“高铁红利”,加强顶层设计和项目谋划,争取先进钢铁制造基地等40个、黄海冷水团等82个重大事项和项目纳入省新旧动能转换、海洋强省规划,15个项目列入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首批优选项目,争取省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布局日照市钢铁产能4000万吨级、占全省总产能一半以上。积极借助外脑外力,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关于借助外脑外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探索组建日照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专家智库,开展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委托研究和决策管理咨询。推进项目投融资模式创新,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集中推出了717个重大项目,与全市36家金融机构进行了面对面对接。组织召开全市项目筛选储备申报工作培训会,发放《项目筛选储备申报工作指南》。开设《信息快递》,编发决策信息为领导提供更超前的决策信息服务。
完善抓项目的机制。紧紧抓住项目筛选储备、协调推进、管理服务三个关键环节,落细落实工作措施。提前半年筛选储备项目,主动对接项目单位需求,帮助完善申报手续,赢得争引工作主动权。去年以来争引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11.75亿元,其中争取棚改配套基础设施中央预算内投资8.85亿元,占全省12.6%,居全省第二位。健全完善重大项目问题会商解决机制,开展了“项目问需大走访”,派出8个工作组深入100个市重点项目现场,对收集反馈的问题积极协调尽快解决。建立班子成员联系区县、全员联系服务百企两项常态化机制,推出“有事您说话”微信群,手机24小时“不打烊”等服务,当好服务项目建设的“店小二”。加快推动“一次办好”改革,在做好简政放权“减法”的同时,更加注重做好规范管理的“加法”,出台了《重点项目事中事后稽察监管办法》,稽察项目375个次,督促整改问题13项,确保了资金安全和投资效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秦钊)1月4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办公室介绍了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两上网一公开”制度有关情...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