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月阳
2017年底,日照港审计项目被审计署授予全国优秀审计项目,实现了日照市审计局自建局以来该项荣誉的“零突破”。这份沉甸甸的军功章得来不易,背后饱含着许多审计人员的血汗,其中,就包括审计项目主审:企业外资审计科科长赵福宪。
在从事审计的二十五年里,不论是在基层审计局当新兵,还是在市审计局做科长,赵福宪始终把审计作为“心仪”的事业,从不懈怠、永不止步,2017年度系列攻坚行动模范奖(二等功)、省审计厅授予的“担当作为”审计能手等荣誉也纷至沓来。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赵福宪常说,自己最幸运的事,是选择了审计,审计也选中了他,使得艰难辛苦的审计旅程迸发出别样的精彩———
毕业时,赵福宪在毕业留言簿上写下“悬壶济世”,梦想以“审计之手”医社会疾病,疗百姓疾苦。在工作的第一个年头,他被分配到一县直中学做会计工作,虽然本本分分地接受组织安排,也踏踏实实地干好本职,但内心深处却魂牵梦绕地念想着审计,这种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强烈。1993年6月,他如愿进入岚山区审计局(原岚山开发区审计局),就像飞鸟归林、鱼游大海般畅快。
2016年,根据省厅和市政府工作安排,赵福宪接到了日照港集团公司审计项目主审的任务,目标就是揭露这家日照市最大市属国有企业的沉疴顽疾:一面是只有9人的审计组,一面是资产546亿元、管控80多家单位的巨型上市企业;一面是“打个喷嚏、日照市就会感冒”的商界巨轮,一面是非赢不可的军令状。这注定是一场艰难无比而又惊心动魄的斗争。
进驻伊始,种种阻碍就接踵而来:几百兆的财务数据、几千万条的业务数据,错综复杂的交易往来,单是一进出口贸易企业就有2000多份原始合同,还有迟迟不提供的关键资料、纠缠不断的企业内部人员。这一切让审计工作在进驻的一个月里没有丝毫斩获。
“不给我们提供电子数据,我们就一份一份地看、一页一页地查;不能及时提供核心资料,我们就想方设法从侧面了解、实地调查;白天死缠烂打、纠缠不断,我们就加班加点、昼夜不休!”事实证明,在省审计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定支持下,经过6个多月不分昼夜、节假日的艰苦细致工作,终于圆满地完成了审计任务。审计建议助力推进港口改革整顿,港口初步实现了由乱到治,从“伤筋断骨”到“脱胎换骨”的转变。
忠心是什么?有人认为是不欺骗、不背叛。而对于赵福宪来说,忠心是一种信仰。
“旗帜鲜明讲政治要落到实处,审计必须站在全市大局积极主动担当责任,站在更高的层次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就审计论审计。”“思路决定出路,要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全市集中整训体会暨工作情况交流汇报会上,赵福宪的表态掷地有声。
新闻推荐
日照市实验小学二年级三班宋昌泽指导老师董学菊清新的早晨,一群小虫子们发现了半个鸡蛋壳,一个小虫子说:“我们用它做跷...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