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日照 今日五莲 今日莒县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今日日照 > 正文

日照:以“生态”运笔擘画发展蓝图

来源:日照日报 2019-10-17 03:0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卢昱东 通讯员 王兆祥 王洁

说起日照,最骄傲的就是蓝天和碧海———

1989年建市至今,日照以三十载生态文明实践充分印证了一条真理:环境就是民生,蓝天就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三十载发展历程,日照收获满满:“全国生态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清洁能源奖”“联合国人居奖”“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这每一项见证日照成长的沉甸甸的荣誉,对城市功能的要求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却高度一致,理由很简单,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市民生活质量的最根本保证,也是一个地方绿色发展最直接表现。

清清河流、蓝天白云,如今,港城大地旖旎的风光令人目不暇接。这是“山清水秀美丽日照”的生动样本,更是生态文明建设久久为功的累累硕果。

科学谋划 “生态建市”“生态立市”布局城市发展一盘棋

生态是日照最大的优势,如何坚持生态优先,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打开历史的闸门,在日照的发展长卷中,对生态的精心呵护,是城市前行中最为执着的坚守。

1989年,踏着改革开放的节拍,日照升格地级市,掀开了发展新的篇章。

也是那一年,市委、市政府即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首选目标,同步拉开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幕。

风雨30年,从1998年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到2000年在全省率先完成“一控双达标”的任务目标;从2000年确立“生态建市”到2005年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从2014年开展“生态建设年”到2015年打响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战与林水会战,日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越走越实!

尤其是近几年。

从国家层面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发展新要求,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具体到日照而言,随着无数次对发展方式的深层次审视,城市的决策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以生态为支撑是日照长远发展的最大优势、最大潜力。

于是,2016年,日照科学谋划,重新确立城市发展的“五大战略”,而“生态立市”则列“五大战略”之首。今年,市委、市政府更是高屋建瓴、举旗定向,提出全力打造“生态之城”的战略抉择,给日照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责任。

30年来,浩荡的时代东风劲吹。在一脉相承又层层递进的绿色发展理念中,日照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2005年至2011年,连续7年取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第一名佳绩;

2018年,空气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被国务院通报表彰为全国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的四个市之一;

2019年上半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变化情况排名中,日照改善幅度为24 . 23%,位居全国第26位。

……

举旗心有方向,落子胸有成竹。从“生态建市”到“生态立市”再到“生态之城”,接续不断拓宽生态文明发展版图,让一个崭新的日照呈现在世人面前: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兼备的美丽城市;美丽富饶、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海滨城市。

精准落子 “四大行动”“六大工程”探寻蓝天碧海“日照路径”

碧空如洗,白云朵朵。

现在,越来越多的蓝天让空气质量的改善更加“可视化”,随手一拍就是大片的即视感,一张张“日照蓝”的美景火爆了市民的朋友圈。

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不仅是市民的共同感受,更有实实在在的数据佐证:2018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 . 79,比上年改善9 . 3%。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78天,比上年增加14天,空气质量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碧水、蓝天、青山、净土,是最基本、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围绕建设“生态日照”的目标,日照持续抓好“四大行动”“六大环保提升工程”,全面发力、久久为功,把“生态”“绿色”打造成日照的标识:

“蓝天”行动。关停淘汰燃煤锅炉2112台,1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全部关停拆除;在全市乡镇建设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标准站,实现三级环境监管网格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监控全覆盖。

“清水”行动。列入“全国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的12处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体系,落实河长2585名、湖长1205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净土”行动。开展重点地区工矿企业重金属污染耕地风险排查整治,建立污染地块动态清单和联动监管机制,全市危废集中综合处置项目增至7个,处理处置危险废物57 . 9万吨。

“绿盾”行动。部署三级防控,督导秸秆禁烧、综合利用,连续五年实现“零火点”;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4个、省级湿地公园5个、市级湿地公园4个,湿地保护面积2 . 2万公顷;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0个,省级生态乡镇41个。

守护绿水青山,留住碧海蓝天!

然而,一座奠定绿色基调的城市,发展决心又何止如此:港口环保提升工程、钢铁环保提升工程、交通运输环保提升工程、城市建设环保提升工程、临港工业环保提升工程、工业园区环保提升工程……

现在,以“生态化视角”再看日照,投资6 . 1亿元建设“海龙湾”工程,将近2公里的港口岸线功能调整为生态岸线,打造绿色港口;山东钢铁日照公司建成4座封闭式机械化原料大棚,去年吨钢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华泰浆纸按照“退城入园”的政策要求,移迁至海右化工产业园,配套烟尘、废水、废渣“三废”环保治理设施……

绿色作为底色,发展才有亮色。无数生动的事例,只是日照遵循“生态立市”战略寻求经济发展的一幕,在生态优先这条路上,日照找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的“日照路径”。

胸怀全局“生态铁军”夯筑生态之城坚实路基

思路决定出路。

一项事业要想成功,就必须面对前进道路上不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积极探索和实践推进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办法。

生态环境事业也不例外。近几年,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唱响“创新、落实”工作主旋律,综合开展创新治污、精准治污、科技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锻造一支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强于落实的“生态铁军”。

——创新治污。创新开展百项环保重点治理提升工程,明确区域性、产业性治污难点、重点,明确责任人、工作要点、完成时限;扎实开展“三线一单”编制工作,逐步优化生态环保红线划定区域,2020年完成勘界定标;上报并通过省级评审2019年度大气、水污染防治中央储备库项目33个,总投资23 . 14亿元。

——精准治污。将全市划分为3个水污染防治控制单元、15个子单元,逐级细化落实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任务;启动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工作,共发现各类入河排口1888个、海湾污染源79个,“一口一策”,综合施治;完成全市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核实工作,全市共确定点位268个,划定详查单元39个。

——科技治污。配备应急监测车、无人机等高科技装备,促进环境监察监控能力双提升;实施出租车走航大气颗粒物监测项目,实时监控机动车道路扬尘污染,实现重点区域扬尘靶向治理;开展气溶胶激光雷达空气监测,提高科技治污能力。

——依法治污。严格落实《日照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扎实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划、立、治”工作,全面开展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治行动;在全省率先创新试行“局队合一”生态环境执法体制,实现业务管理与环境执法的无缝衔接;开展市级环保督察“利剑”行动,持续推进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整治以及督察问题整改工作。

碧海蓝天,生态宜居。省领导在日照调研时指出,“生态是日照最大的优势”。的确如此,日照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30年对生态优先的坚守,30年跑出绿色崛起的加速度,日照以“生态”运笔擘画一幅高质量发展蓝图,人们印象中的盐碱地、养殖池,神话般成长为一座现代化海滨城市。

新闻推荐

西湖镇投资2600 万元实现农村道路“户户通”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相姝焦磊)农村道路建设是发展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东港区西湖镇把“户户通”作为...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日照:以“生态”运笔擘画发展蓝图)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