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磊 通讯员 李晓艳 王振波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进食不仅是维持生命的需要,还可以带来视觉及味觉的享受。然而,有一些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
近日,市中医医院胃肠肝胆学科部一病区成功开展了首例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为长期不能进食的患者打通“营养通道”,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式,也标志着该院在消化系统治疗技术方面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今年80岁的王先生,因进食困难,半年体重减轻近15公斤,到市中医医院就诊后入院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发现,在患者食道与胃之间相连处的贲门处出现狭窄和溃烂,考虑贲门癌。因患者年龄偏大,经市中医医院胃肠外科、消化内科、介入手术室、内镜室、麻醉科等多学科会诊,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进行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
手术操作时间20多分钟,术后便可自由活动,第2天便可造瘘管进食,“与传统手术相比,这种微创介入造瘘技术,操作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市中医医院胃肠肝胆学科部一病区主任医师张朋飞介绍说,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借助内镜经皮肤置入造瘘管的一种新技术,避免了过去剖腹胃造瘘手术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通过微创技术建立胃与外界的通道,不需要进入手术室,可以大大改善长期不能进食患者的营养状况,以达到胃肠营养的目的。同时,胃造瘘管留置时间较长,与鼻胃管进行鼻饲喂养相比,这种PEG植入术可避免对鼻咽部的刺激,消除患者的不适感,不影响形象,更便于术后生活护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PEG主要适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头颈部及食管、口咽部疾病等原因所致经口摄食困难的患者,也适用于重症胰腺炎、胆外瘘以及需长期胃肠减压的患者。
对此,张朋飞提醒,经常反复出现上腹疼痛、反酸、嗳气、食欲下降;出现明显的消瘦、乏力、头晕、有呕血、便血等症状;年龄超过40岁,有胃癌以及食管癌家族史,吃东西的时候出现吞咽困难等不适;有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等人群需要做胃镜检查,筛查出早期病变,做到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珊通讯员庞远栋)“公共区域禁止吸烟”“控烟区”“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共建无烟环境”“您已进入无烟...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