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五莲讯(通讯员 范琳琳)走进潮河镇于家埠村,平整洁净的水泥路面、图文并茂的墙壁宣传画、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房前屋后绿树林立,一派温馨和谐的乡村场景。于家埠村的变化,是潮河镇“乡村文明行动”的见证。
两年来,潮河镇对照“乡村文明行动”的目标任务及创建标准,以加强文化惠民、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文明素质、改进生活方式为重点,创新理念、周密部署、迅速行动,乡村文明风“吹靓”了新农村。
改善村貌,打造宜居家园。以改善镇内环境卫生为重点,坚持“分类施治、整体提升”的原则,将林泉、刘官、于家埠村列为示范村,聘请专家“集中会诊”、“开方抓药”,逐村逐区域落实整治措施,打造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样板。同时,推广“双向承诺”制度,建立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目前,该镇46个村共拆除违章建筑1000多处,新增垃圾箱、垃圾池540个,清理垃圾700余吨,整治村内街道206条,硬化路面17公里,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消除盲点,提升幸福指数。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村广播、宣传栏、“新农村新生活”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强化村民道德意识。积极开展“好婆媳”、“文明信用户”等道德模范评选工作,弘扬传统美德,使文明和谐新风吹遍全镇。目前,该镇已先后评选文明信用户100户、好婆媳230人、好儿女230人,消除了村民文明“盲点”。
创建阵地,浸润百姓生活。围绕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百万建设文化健身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等,形成多样、便民、共享的乡村特色文化服务新体系,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鼓励各村组建茂腔剧团、业余文艺团队,充分调动农村文艺骨干、民间艺人参加演出的积极性,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上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目前,该镇共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46处,各类文化专业户26户,各类图书室26个,藏书10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35人。
洪凝街道:村居换新颜
本报五莲讯(通讯员 孔艳 于春荣)近日,走进洪凝街道的各个村居,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粉刷整齐的房屋,新通的道路,崭新的路灯,大街小巷干净整洁,绿树成荫……自街道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以来,村居面貌日新月异。
今年以来,洪凝街道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为契机,结合实际,细处着手,净化环境、美化街道、完善基础设施,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城乡环境及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大力整治环境卫生。将净化家园作为工作重点,从大环境入手,共动用机械1800余台次,清除三大堆12900个,清扫垃圾3710吨,清除乱搭乱建530处;配备统一垃圾回收设施,其中新配垃圾箱 280个,新建垃圾池275个,新配垃圾收集车5辆;在各村居建设地埋式垃圾池,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使各村居彻底告别脏、乱、差的环境面貌。
高标准建设文明街。整修村内道路20余公里,硬化道路6公里;栽植各类观赏苗木3.79万株,绿化街道56条,新增公共绿地10.86万平方米,各村居绿色覆盖率均达30%以上;为各村主要街道安装照明设施,完成村村通路灯目标;各村实行卫生领导责任制,配备专门保洁员;对各村主要街道两侧、公路两侧的墙壁统一进行粉刷美化。目前,已建设符合“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五化标准的文明街158条,从根本上改善了村居面貌及居民生活环境。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专项拨款、村居自建、结队帮扶等方式,完成各村居文化广场、阅报栏、图书室、卫生室等场所的配套建设工作,方便了群众的文化、娱乐、健身及就医需求,使村民生活水平得到质的提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刘江雪)10月2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同道会见了来日照市参观考察的罗马尼亚克鲁日县中央特派员格奥尔基·尤安·乌斯坎、县长霍利亚·多兰·尤利努一行。省外办副主任孙传尚,副市长马先...
五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五莲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