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五莲讯(通讯员 朱庆鹏)近日,洪凝街道红泥崖村幸福院内异常热闹,养老护理员刚刚把油饼烙出锅,9名贫困老人就陆续前来领取了。
“我年纪大了,还有一个弱智儿子需要照顾,平时爷俩吃饭都是问题,这不,村里安排了专人免费给俺做饭、洗衣服,我可知足了。”刚刚免费领到2个大油饼的83岁郭公正老人高兴地说。
红泥崖村作为“互助养老”扶贫试点村,依托村幸福院,聘请3名贫困妇女为养老护理员,照顾9名贫困失能老人,有效解决了贫困妇女就业和老年人生活照料的两难问题,成为推进脱贫攻坚的又一创新举措。
今年9月份,针对红泥崖村61岁陈大姐家庭困难“贫”的问题和83岁郭大爷缺乏专人照料“困”的问题,经县妇联、驻村第一书记牵线搭桥,五莲御景园房产公司捐款“爱心工资”2400元,让两人结对互助,由陈大姐为郭大爷提供生活照料、卫生清理、代购物品等服务,实现了一岗解双难。县扶贫办及时总结这一模式,联合县民政局在红泥崖村开展“互助养老”扶贫试点。
在服务对象的确定上,该村经过层层筛选,从5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推选出9名因年龄较大、子女不在身边或无子女、生活不便、缺乏专人照料的特别贫困户,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投票确定为“互助养老”模式的服务对象,并在村内进行张榜公示。
在服务方式上,聘请3名敬老爱老、认真负责、手脚勤快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妇女为养老护理员,定期到村幸福院为服务对象集中做饭、送饭及清洗外衣、床单、被罩等,定期为服务对象打扫家中卫生,如服务对象家中遇到特殊状况,服务人员需随叫随到。为确保互助养老工作顺利开展,对养老护理员实行激励机制,除每人每天40元的工资收入外,年底按优、良、差三个等次进行奖励。
在资金来源上,由县扶贫办、县民政局协调解决“互助养老”扶贫试点中冰箱、洗衣机、炉灶等设施的配备以及米、油、面等基本生活用品。五莲御景园房产公司总经理牟宗莉再次大力支持,为3名贫困妇女每人每年捐助爱心工资2400元。
本报五莲讯(通讯员 闫明升)“我们从产业扶持、主体带动、科技培训、项目实施、结对帮扶五个方面入手,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精准对接脱贫攻坚。”日前,在谈到如何发挥职能,推进脱贫攻坚时,五莲县农业局局长高月华如是说。
近年来,五莲县农业局始终把拓宽贫困户增收致富渠道、实现长期稳定收益作为扶贫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大力发展特色高效产业促进脱贫。积极引导和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茶叶、蔬菜、葡萄、食用菌、中药材等农业特色产业。全县新发展茶园1100亩,新建市级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4处;新增设施蔬菜大棚120个;葡萄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电商销售樱桃、小米等特色农产品达5000万元。
培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大力发展培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让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今年新增农业龙头企业6家,农民合作社133家,家庭农场169家。通过政策扶持、实施项目,激励富园茶场、裕利蔬菜、绿丰农业等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经营主体到贫困村流转贫困户的承包土地,增加贫困户财产性收益。
实施农业项目助力脱贫。按照涉农资金20%用于扶贫攻坚的要求,统筹项目资金320万元专项用于扶贫。在贫困村实施了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吸纳贫困户打工,实现入股分红,让贫困户挣薪金得股金。累计发展休闲农业示范点208个,打造休闲农业精品线路18条,成功创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入围全国示范县。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进智力脱贫。坚持把提高农民科技应用水平做为其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重点对户部、石场、中至等乡镇的150名贫困群众开展科技扶贫行动。组建农技、植保、蔬菜、茶叶4个农业套餐专家服务队,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增产技术,将“科技套餐”送到贫困户手中。
扎实做好贫困户帮扶脱贫。该局班子成员带头与石场乡上石屋村、聂家崖前村、黄桐村74户特困群众结对子,开展问实情、问对策、问需求,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三问三送”一对一帮扶活动,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新闻推荐
日前,高泽镇窑头村发放“孝德五莲”爱心基金21位贫困老人领到了第一笔“孝德基金”。看着手中的红包,老人们脸上乐开了花,几位老人还不时拿出来数一数,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本报通讯员张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