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难,找徐书记”,如今成为潮河镇老百姓的“口头禅”,而这正是因为他的“三民工作法”。他说,当老百姓的知心人说难也不难,有时候用心为他们办一件事,他们会一辈子记着好……
本报记者 费洪芹
“徐书记,养殖污染不让搞了,俺以后怎么办啊”“老徐,你给评评理,俺这个情况为啥不符合农村低保呀”……
每天一大早,徐云光的办公室成了群众反映问题的临时接访室。
“这样的节奏,我已经习惯了,虽然事情都很繁琐,但是老百姓是信咱,才来找咱的。”徐云光告诉记者。
徐云光,中共党员,现任五莲县潮河镇党委副书记,自2013年调入潮河镇党委工作,分管信访维稳工作,他扎根基层,坚持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的“三民工作法”,全心全意为群众解难释疑,“有困难,找徐书记”,成为潮河镇老百姓的“口头禅”。
超前预防 用心察民情
潮河镇地处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近年来,应园区发展需求,企业项目不断落户开发区,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如农村低保户推选、危房改造、违章建设拆除、养殖污染治理、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农村历史遗留等等问题。
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徐云光在工作开展之前,都会组织工作人员到村入户加强政策理论宣传,全面深入体察民情,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对来信来访人员进行耐心疏导、说服教育,并针对信访人员的实际情况通过不同侧面提出帮扶意见。
“有些政策老百姓不明白,必须逐户走访,耐心细致向他们讲解政策法规,这样才能有效地将许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徐云光如是说。
组建听证团 耐心听民意
2015年6月,潮河镇某村6户村民因为公用胡同纠纷闹到了镇信访办,其中3户因为另开了西门,要求在其东门公用胡同里栽树,另外3户坚决不同意,认为胡同还是公用胡同,他们无权占用。
信访办工作人员多次调解未果,徐云光立即召集临时听证团进行听证调解。信访当事人、村干部和村里有威望的村民代表、镇司法所、法律事务服务所工作人员以及管区、信访办工作人员共同坐在调解室进行信访听证。
经过当事人陈述事实、双方辩论,司法人员、律师等现场调解和讲解政策法规,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信访事项得到及时化解,邻里关系也得以缓和。
“信访听证制度给了老百姓一个说事评理的地方,也给了党员干部一个倾听民意的平台。”徐云光说,“今年以来,潮河镇共有6起纠纷类案件通过信访听证得以就地化解。”
依法治访 尽心解民忧
2015年10月,开发区某企业一百多人先后到镇及市县集访讨要工资。承包工程的是外地人,包工头跑掉之后工人无处索要工资,情急之下组织集访。
“这种情况,单靠信访工作人员的力量找不到人也要不到钱。”徐云光第一时间召集相关人员成立临时工作小组,陪同信访代表到相关部门咨询政策,快速协调各执法部门上门服务,协助启动司法程序,通过法律援助进行起诉,并到法院立案,成功为160多名企业职工分别进行劳动仲裁。最终,在多方面共同努力下,工人的诉求得到了及时解决,信访事项也得到了有效化解。
在初信初访案件中,有一部分属于涉法涉诉问题,老百姓法律意识相对淡薄,习惯了遇到问题就找政府。针对此类适合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维权类诉求,徐云光毫不推诿,力争通过提供法律援助的方式对信访人员进行引导帮扶,通过法律渠道为上访人解忧排难。
一行有一行的难处,一行业也有一行的乐趣。徐云光身在基层、心在基层、干劲也在基层。他说,整天和老百姓在一起也没有什么不好,能成为一名接地气的信访好干部,吃苦也满足。
新闻推荐
本报五莲讯(通讯员张辉于善发)今年以来,五莲县地税局从加强税收征管、推进工作创新、优化纳税服务和严格工作纪律等方面入手,积极采取得力措施,确保税收工作落到实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