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守坤 通讯员 朱国平
11月21日,记者走进五莲县中至镇陡峨村村委大院,一台台崭新的玉米收割机、拖拉机、播种机映入眼帘,显得格外显眼。
“以前种收全靠手工,现在俺们村玉米收割机、小麦收割机、播种机啥都有了,也实现‘现代化\’了。”陡峨村党支部书记王世甫摸着村农机合作社新买的“宝贝疙瘩”,乐得合不拢嘴。
陡峨村位于中至镇驻地南一公里处,全村共有耕地1340亩,总人口246户、746人,其中贫困户49户、85人,大多丧失劳动能力。由于村里水利、农田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作物从种到收基本依靠农户手工完成。
为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解决贫困户缺劳力、土地撂荒等难题,陡峨村联合峨庄村创新思路,推行“农机合作社+市场+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利用上级拨付的2016年度产业扶贫资金40万元成立中至镇益民农机合作社,购买大型农机具,组建农机扶贫作业队,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完善农机合作社与贫困户利益链接机制,免费为两村贫困户提供耕、种、收服务。
在运转模式上,两村将贫困户吸纳为合作社社员,每年收益的70%用于贫困户分红,其余的30%作为村集体收入,用于机械日常养护及务工工资支出,有效解决了失能贫困人口收入问题。同时,该村通过岗前培训,雇佣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驾驶农业机械,贫困户既可通过务工增加劳务收入,又可享受年底分红。
“我年纪大了,种不了地,女儿出嫁后,我就一直把自己的地租给别人种,村里成立农机合作社,我又把地要回来了,不用我出力,收玉豆、种麦子,一个电话,社里就出车全给办了,真是给俺们贫困户帮了大忙啦!”说起村里的农机合作社,陡峨村贫困户王增俭竖起了大拇指。
为奖励合作社的创新行为,市扶贫办奖励该合作社莲西创新奖补资金10万元,用于壮大合作社规模。目前,该合作社的农业机械数量已达到6台(套),玉米收割机、小麦收割机、播种机、深耕机等农机具一应俱全。
新闻推荐
本报五莲讯(通讯员房绍勤)近日,五莲县机关事务管理局被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授予“山东省‘十二五\’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秦绪伟荣获“先进个人”称号。“十二五”期间,该局认真贯彻落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