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东营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地方网 > 山东 > 山东新闻 > 正文

日照重点锻造“九大工程”

来源:黄海晨报 2011-11-23 01:02   https://www.yybnet.net/

□实施“五大惠民工程”加快形成城区“15—20分钟公共文化圈”□实施广电低保惠民工程确保享受低保的群众能够免费看到有线电视□2015年全面建成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大剧院、新闻大厦□全市每2年组织一次“文艺精品工程”和“日照文艺奖”的评选□对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评定职称、参与培训、申报项目、表彰奖励同等对待

本报记者 孟锋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根,是一座城市的活力和灵魂。

日照文化之根,庞大而强劲。

从亚洲最早的城市,到与齐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的“莒文化”;从四千多年前古银杏树,到五千多年前的蛋壳黑陶;从《毋忘在莒》、《日出先照》场场爆满,到《日照好人》享誉大江南北……

近年来,日照依托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围绕建立滨海文化名城和海洋特色新兴城市,以做深“昨天文化”、做实“今天文化”、做活“明天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品牌项目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2006年至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31.8%。2011年上半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9%,增加值增长速度居全省第一。

目前,日照正按照“一中心二带三区六基地”的总体思路和发展布局,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新闻服务、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影视制作、广告会展、文化旅游、古玩收藏、数字内容、动漫游戏等十大产业,着力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和外围层比重,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加快建设滨海文化名城,日照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实施“九大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工程

办好领导干部“每月一讲”、齐鲁讲坛日照分坛、社科普及周等活动;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诵读经典、爱我中华”“爱国歌曲大家唱”等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开发利用日照历史和革命传统文化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使之成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课堂;深入实施“四心”教育“五延伸”市民道德素质提升工程,打造“滴水工程”慈善品牌。

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工程

深入推进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统筹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和残疾人、青少年、老年人活动场所规划建设,综合利用、共建共享;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创新公共文化管理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提升专业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五年内努力争创2个省级以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5个省级以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深入实施“千百重点文化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社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五大惠民工程”,推动文化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和社区倾斜,加快形成城区“15—20分钟公共文化圈”;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以上;实施广电低保惠民工程,确保享受低保的群众免费看到有线电视。

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工程

五年内,全市所有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中心)、村居文化大院(农村社区文化中心)基本达到规范化标准。加快推进市级综合文化中心建设,2015年全面建成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大剧院、新闻大厦,形成集文化、休闲、娱乐、产业于一体的市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加快推动工人文化宫建设,推进区县综合文化中心建设和“两馆”(文化馆、图书馆)改造提升。市级“三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要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县级“两馆”要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加快城乡数字影院建设,各区县要建设一处以上一院多厅数字影院;加快日照广播电视发射中心、“海曲人家”特色街、日照图书发行大厦、日照国家级海洋公园、翟墨环球航海俱乐部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工程

按照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推进“一中心二带三区六基地”(一中心指市级综合文化中心,二带包括东部海洋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带和西部历史传统文化、生态文化产业带,三区包括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化生态旅游产业集聚区和临港工业主题文化产业聚集区,六基地包括传统民间工艺品文化产业基地、水上运动休闲文化产业基地、绿茶文化产业基地、影视动漫制作文化产业基地、出版印刷包装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新闻服务、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影视制作、广告会展、文化旅游、古玩收藏、数字内容、动漫游戏等十大产业。

集中力量培育文化产业发展三大载体,即重点培育10个重点文化企业、20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5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通过注入资金、资助项目开发、划转相关资产等方式,支持重点文化企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壮大实力规模;依托日照文化艺术博览中心等单位,建设黑陶、农民画、影雕等民间工艺传承生产基地、衍生产品研发基地和产品展示交易基地;依托东港区、岚山区等产茶区域,引入文化、旅游元素,打造极具特色优势和吸引力的绿茶文化产业基地。

大力发展浆纸制造、印刷包装、港口观光、工业观光等产业;推动文化与金融融合,创新金融产品,增加信贷规模,完善授信模式,扩大直接融资,推动保险服务;精心打造大型旅游歌舞表演《日出先照》和海洋迷笛音乐节,构建以水上运动训练、竞赛表演、水上体育旅游、帆船运动、游艇运动等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产业链,建设水上运动休闲文化产业基地。

从政策、科技、资金等方面加大对莒文化重要历史遗存的发掘、保护力度,扶持搞好莒州博物馆等莒文化载体建设,积极打造莒文化品牌。积极挖掘名人文化资源,加强对姜尚、项橐、吕母、刘勰、张行简、许翰、焦竑、王尽美、王献唐、宋平、丁肇中等历史和现代文化名人史料整理。加大日照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规划建设龙山时期大遗址文化公园——— 两城镇大遗址公园与丹土大遗址公园,将其打造成为日照市以古文化旅游为主题的文化遗址公园。

文化精品创作工程

建立文艺精品工程创作制度。组织知名专家、学者对日照重大历史和现实题材进行研究、梳理,逐步建立重大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创作名录库;建立重大题材评审小组,聘请国内有影响力的文艺家组成重大文艺题材决策咨询小组。每年初,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各单位申报市重点扶持的文艺精品工程创作立项。逐步建立重点精品工程立项、招标、签约制度,明确创作期限、预期目标、资金投向等,落实奖惩制度。被市立项的精品创作项目,可获取前期创作的扶持经费;全市每年向社会公开文艺精品工程建设招标项目,吸引国内外文艺家参与日照文艺精品创作、制作。

全市每2年组织一次“文艺精品工程”和“日照文艺奖”的评选,对获省以上奖励的作品实施再奖励。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全省“文艺精品工程”奖,获得国家和省文联、文化、广电等部门设立的政府奖的作品,以及获得国际(洲际)大奖的作品,根据其获奖等级,给予原获奖金额等额奖励。

舆论引导和网络建管工程

加强重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建设,深入开展网络低俗色情信息专项治理行动,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成立网络文化协会,提高网络文化单位从业水平;积极利用网络宣传日照改革发展成就,提高日照网络对外传播力;加强网络舆情分析监测,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做好舆论引导;壮大网络评论员队伍,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坚持开展“听民声、解民忧、促发展”网上交流活动,组织市级领导、各区县党政和市直部门负责同志,与群众进行交流,答疑释惑,解决问题。

文明创建工程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真正成为一项民心工程;在党政机关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等活动,在企业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文明诚信企业”、“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文明诚信私营业主”等评选活动,在窗口行业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文明示范学校、文明风景旅游区、文明出租车等创建活动,打造行业文明品牌。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十佳文明市民”、“十佳文明家庭”、“十佳优秀母亲”等评选活动。

文化人才培养工程

对文化发展急需的特殊人才、高端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完善管理办法,面向海内外招聘引进。鼓励和扶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开办文化相关专业,鼓励文化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加快培养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数字动漫、工业设计、新技术、新传媒等技能人才。

打破地区、行业、部门限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和跨界交流的体制机制,加快培育和引进一大批文化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专门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化人才;深化职称改革,对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评定职称、参与培训、申报项目、表彰奖励同等对待。选派有专长的大学生到基层从事宣传文化工作,鼓励文化体制改革中分流人员到基层文化机构工作,推行文化干部双向挂职锻炼。配齐配强乡镇(街道)党委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设立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对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报考文化部门公务员、相关专业研究生实行定向招录。重视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程

日照日报社继续坚持办报与经营“两手抓”,加快新闻采编与经营业务“两分开”,通过有效运营,逐步实现资产快速增值和产业规模扩张,适时组建日照报业集团。尽快完成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整合,实现全市“一张网”。推动组建日照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整合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做大做强广电事业产业,实现广电资本集团化运营;改革完善市艺术剧院运营机制,建立资源共享、规模发展的演艺经营实体。推动建立演出协作网络,拓展本地、省内和境外演艺市场。推动已经完成转企改制的单位,尽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市、县(区)二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互联互通、共建共享。鼓励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开展流动服务、在线服务,把服务向基层延伸,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新闻助读

2020年日照市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理论武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市民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投入大幅度增加,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明显增强;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特色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名作、名家、名人不断涌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取得重要成果;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城乡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现代传播体系建设切实加强,舆论引导能力不断提高。经过努力,打造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建设一批重点文化园区和文化设施;创作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文化精品;组织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文化活动;推出一批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文化人才。全市文化发展主要指标、文化事业整体水平、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力争走在全省前列,建成滨海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和区域性海洋文化中心。

压题照片:文化是城市战略的核心元素。

(“航拍兄弟” 摄) 

新闻推荐

济南拟投470亿做大水文章 创建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市为全国首个试点

为彻底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面临的诸多问题,济南市初步规划,以创建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市为契机,投入470亿元,实现“泉涌、河畅、水清、景美”的目标。目前,济南市创建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市总体规划...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日照重点锻造“九大工程”)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