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发脉,淄水润祥,人杰地灵神韵悠长……”朝气蓬勃的《博山镇之歌》唱出了来自辰巳峰峦的昂扬气魄。博山镇结合自身,继往开来,站在新时代发展的道路上。
博山区博山镇于2010年11月6日由原南博山镇和原北博山镇合并成立,位于博山区南部山区,地处博山、沂源、莱芜三县市交汇处,是全市三十个市级中心镇之一,是“山东省有机农业第一镇”“省级文明镇”、“省级旅游强乡镇”。总面积136平方公里,人口4.5万人,辖37个行政村,61个党支部。镇内工商、税务、卫生、金融、交通、邮政、通讯等部门齐全,省道(236线)博沂路东、西两线贯穿全境,辛泰铁路经此并设站,交通十分便利。淄河流经全境,群山叠嶂起伏,生态环境优美。
建镇二年多来,博山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围绕建设有机农业镇、生态旅游镇、和谐新城镇的工作目标,不断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有机农业镇
有机农业创大业
资本进山变“金山”
博山区博山镇是纯粹的农业镇、山区镇,山高路远成为其发展的短板。但就是这个山高路远的地方,在发展有机农业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现已经拥有了“博山韭菜”、“博山草莓”、“博山蓝莓”、“博山山楂”四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占博山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三分之一。
博山镇是博山区的农业大镇,近年来,该镇充分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打造有机农业品牌,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2011年4月份,博山镇被山东省经济学会和山东县域经济研究会授予“山东省有机农业第一镇”称号。
“博山镇自然环境优美,生态条件优越,非常适合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镇域经济发展水平,而且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博山镇党委书记王伟说。
在原南博山镇和原北博山镇历届党委政府大力发展特色有机农业的基础上,新成立的博山镇以建设有机农业镇为目标,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吸引资本进山、项目进山、人才进山”,大力引进农业发展公司,积极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化运作促流转、建基地、创品牌,初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有机农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博山镇农业发展的好路子。
截至目前,全镇共引进山东上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淄博鲁山百岁源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淄博得茂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博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淄博绿颖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淄博颜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淄博龙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农业发展公司31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0余家,形成以有机中药材、有机(绿色)蔬菜、有机果品、有机杂品为代表的4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出山东省内最大的薰衣草种植基地、省内首家元宝枫种植基地、鲁中首家蓝莓种植基地,并成立山东省内首个蓝莓科技研究院——山东鸿雁蓝莓研究院。有机农产品认证(转换)品种达24个,培育形成了“金瓦”牌韭菜(草莓)、“得茂实”牌有机金银花(薰衣草)、“上水”金银花、“枫禾”元宝枫、“奥瑞斯”牌野猪肉、“马家沟”牌苹果(桃)、“百岁源”牌蓝莓、“南邢”牌黑木耳、“凤池”牌大白菜、“盆泉”牌有机(绿色)蔬菜、“郭庄长茄”、“福峪”牌红薯、“颜春梅”和“颜春红”牌有机山楂酒等知名品牌。
下一步,将围绕建设博山生态有机农业观光示范带建设,实施万亩有机中药材生态园区、万亩有机果品生态园区、万亩有机(绿色)蔬菜生态园区、万亩有机杂品生态园区四大生态园区建设。立足生态环境和有机农业产业优势,沿淄河流域打造一条生态有机产业长廊,全力推进有机农业镇建设步伐。
生态旅游镇
群峰错落成美景
生态休闲变胜地
博山镇自古便缺少不了渊源,辰巳山又名博山,博山区便因此得名。从博山城区沿着博沂路南行,三十公里的路程中,错落的群峰中不同颜色的绿点缀山间,偶有山间的清涧和静谧的村庄,让游客感受到些许惬意。进入博山镇,房在林中隐,人在林中行,让人不曾想到山中自有如此美景的存在。
博山镇镇内有辰巳山景区、五老湖景区、三府山景区、杨峪及张家台原生态景区等风景名胜区,优美的环境和错落起伏的地貌,为发展度假游、生态农业观光游提供了良好条件,形成了以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森林景观、生态农业为主体的景观特色。
“走进博山镇,可探寻历史遗风,追忆革命历史,拥抱大自然,品味有机农产品,享受农家之乐”,博山镇党委
(下接15版)
新闻推荐
综合开发为山区人民铺就致富路 淄川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讯员韩文广陈强
...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