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镇五老湖风光
以草莓为代表的有机农业,鼓起百姓钱袋子
草莓、蓝莓采摘季,打响生态旅游大品牌
第二届中国·博山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决战朱南村
山间花海,尽显乡村旅游魅力
让山里孩子享受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
贴心服务,群众利益无小事
帐篷露营节,尽显浪漫风情
投资近500万元安装的近千盏太阳能路灯照亮民心
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鼓起干事创业精气神
140公里生态路网将各农业基地、景区、合作社、农家乐有机连在了一起□本报记者姜乾相通讯员任洪涛岳文姗
山村新貌折射幸福新生活
核心提示
建镇五年来,博山镇党委、政府始终围绕社情民意,努力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以人民群众所思所忧,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一切行动的导向,以民生实事为抓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谱写出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绚丽华章。
11月6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但对于博山区博山镇来说,这一天注定意义非凡。五年前的今天,由原南博山镇、北博山镇合并而成的博山镇正式挂牌,从而开启了发展新纪元。
欣欣向荣的有机农业
山区镇,如何脱贫奔康,造福一方百姓?
合镇之初,博山镇党委、政府就确立了明确的发展方向。该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把发展有机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战略来抓,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和谐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之路。2011年4月,博山镇被山东省经济学会和山东县域经济研究会授予“山东有机农业第一镇”称号。
2013年8月,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的王军民,在看了山东省社科院撰写的《博山镇创建特色品牌乡镇探索与启示》专题调研报告后,做出批示:“博山区创建特色品牌乡镇的探索很有借鉴意义,请农工办转发全省。”2014年3月13日,在市、区主要领导的陪同下,他走进博山镇上瓦泉村、山东山里阿哥蓝莓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对全镇有机农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五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吸引资本进山、项目进山、人才进山,公司化运作有机农业”的农业工作思路,先后引进山东山里阿哥、淄博颜春、淄博博泉等41家农业开发公司,引导农民成立了淄博润成、淄博纳鑫等83家农村专业合作社。博山草莓、博山韭菜、博山蓝莓、博山山楂等4个有机农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形成了以“两莓(草莓、蓝莓)一草(薰衣草)四有机(有机中药材、蔬菜、林果、杂品)”为代表的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格局,24个农产品获得有机认证,并培育打造出山东省内最大的薰衣草种植基地、元宝枫种植基地和鲁中首家蓝莓种植基地。“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有机农业规模效应日益显现。
冉冉升起的生态旅游业
五年来,博山镇党委、政府以打造“景镇一体、全域AAAA生态旅游强镇”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旅游“一号工程”。
要想富,先修路。进入博山镇的山山岭岭,你会发现一条条生态路,如银灰色的丝带环绕于山间,将镇内各农业开发公司基地、景区、合作社、农家乐有机连在了一起,既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也拉动了游客来博山镇休闲旅游。该项工程总投资近6000余万元,总里程已达140余公里。现在,这一工程仍在延伸。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博山镇内共有淄河支流3条,总里程达40余公里,镇党委、政府坚持抓好淄河流域整治工程,先后累计投资800余万元完成了淄河下庄、瓦泉、刘家台、南博山、王家庄至邀兔等河段的综合治理,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水系景观效果。
有了好生态,游客自然来。该镇突出“节会促旅”,坚持高起点运作、高规格打造,先后举办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博山创作基地揭牌仪式,“走进博山镇、享受大自然”摄影大赛颁奖仪式,两届中国博山草莓采摘季,三届中国博山蓝莓采摘季,两届中国博山山地自行车邀请赛等等。这些节会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扩大博山镇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此外,该镇以淄河源、杏山新庐等为代表的特色农家乐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如今,博山镇已初步形成了春季登山踏青游、夏季蓝莓采摘度假游和薰衣草赏花游、秋季林果采摘游和冬季有机草莓采摘体验游的生态旅游发展格局。
据不完全统计,建镇五年来,走进博山镇、享受大自然的游客累计达到60余万人次,博山镇先后荣获“省级旅游强乡镇”、“省特色生态产业示范乡镇”、“省级生态乡镇”和“省乡村旅游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蒸蒸日上的和谐新城镇
五年来,博山镇围绕民生福祉,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坚持重大决策、事项集体研究决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并在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中坚持实施驻村指导员包村、挂牌上岗、信访包案、首问责任制、工作督查等制度。坚持开展机关干部“大走访、大排查”,与基层群众“攀亲拜师”等活动,积极推行OA无纸化办公、创建微信营销工作平台,节省费用,提高工作效率,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机关干部队伍。
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是人民满意。镇党委、政府坚持从人民群众需求出发,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2012年10月12日,投资100余万元改建启用的便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新成立的便民服务中心设有农村财务代理中心、劳动保障、财政、民政等8个窗口,配备精通业务的12名工作人员,成为博山镇打造阳光、廉洁、效能政府,为广大人民群众和到镇域投资者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重要窗口。
五年来,博山镇党委、政府以“让山区孩子享受到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为目标,克服困难,加大教育投入,全力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努力打造山区一流的教学园区。北博山学校、下庄学校、朱家庄小学、镇中心幼儿园等教育工程相继顺利开工建设。其中,下庄学校教学综合楼已投入使用,北博山学校实验楼、镇中心幼儿园、朱家庄小学主体工程已完工,近期将投入使用。广电希望学校教学楼工程也将于今年年底开工建设。5项工程总投资达2770万元,总建筑面积可达14500平方米。此外,北博山卫生院已完成院区和设备更新。南博山卫生院改建已完工,即将投入使用。镇综合养老中心建设项目正在积极筹备中。
改善交通条件,是为民办实事好事的具体体现。五年来,镇党委、政府先后实施口南路、北石路改造工程,省道博草路改造工程也在市、区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竣工通车,辛泰铁路改建工程有序进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同时在沿线两侧及时实施绿化,安装太阳能路灯,建设起多处小游园。
今年以来,博山镇投资1000余万元,以“净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为主要内容,突出河道清理、村容整治、街道硬化亮化和生态环境美化等工作重点,镇村环境面貌全面提升,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绘就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群众高兴地说:“生活在博山镇,俺感到很自豪!”
朝气蓬勃的文化事业
博山镇这片土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建镇以来,镇党委、政府把文化事业作为凝聚力量、创新发展之本,不断把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向新高。2013年12月30日,投资180万元建成的综合文体活动中心正式启用,博山镇书画协会、博山镇摄影家协会、博山镇群众艺术团等群众文化组织同时揭牌成立,为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文体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目前,全镇37个行政村文体广场全覆盖。走上致富道路的博山镇人民,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新时期农民的风采。此外,全镇业余文艺宣传队伍达到30余支,精神文明建设不断结出丰硕的果实。2012年,博山镇获得“省级文明镇”光荣称号。
文明进步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五年来,镇党委、政府时刻抓好精神文明建设。2014年10月17日晚,一场精心准备的“身边的榜样”颁奖仪式在朱西村文体活动广场拉开帷幕,仪式上评选出“十佳好婆婆”、“十佳好媳妇”、“十佳好丈夫”、“十佳和谐家庭”,为全镇弘扬社会正气、凝聚社会正能量起到有力的带动作用。
五年来,博山镇先后受到省、市、区及相关部门领导的亲切关怀与大力支持。省、市、区领导多次走进博山镇调研指导工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博山镇负责人表示,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市委“一个定位,三个着力”和区委“北工南游”的目标引领下,博山镇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实干,一如既往地以人民群众的所思所忧,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的红利最大限度地惠及民生,让群众物质生活更富裕,精神生活更充实,幸福指数更高涨,人民满意度再上新台阶,让博山镇这座集有机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山区镇更加美丽,更加令人神往!
本版摄影袁会华马传国丁慎祯
新闻推荐
古楼古巷今生韵 ——王村镇古村落保护开发侧记□本报记者宓家峰通讯员赵雨
...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