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蚕庄前面冠以“金”字,是我对蚕庄综合印象的最终选择。这不仅因为灵山脚下的蚕庄镇黄金资源丰富,地质储量巨大,也不仅因为它拥有一顶含金量极高的“黄金强镇”的名头,而是因为,在蚕庄人的现实生活和追梦之路上,蕴藏着的那些像它的地下黄金一样富有的矿脉,正在被开发和挖掘出来。在这个宜居宜业的地方倘佯,你只要伸出手来,随意地抄上一下,就可以留下满手金灿灿的东西。而当我得以像风一样被吹进它的风景,得以在它的机体中惬意地叩访和行走时,它那一村比一村鲜艳的色彩,便让我的眼睛忙碌得有些眼花缭乱了;它那一道比一道神奇的风景,便让我心灵的窗户里,一路上都闪烁着它的光影。
走进前孙家这个“山东省文明村”,热乎乎的感觉就扑面而来了。不必说漂亮的村舍,繁茂的街树,整齐的路灯,一尘不染的街路,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也不必说广场、讲堂、雕塑、健身处、校车集合点等寻常乡村难得一见的风景,单是村中央的和谐花园,就让我们这些城里来客叹为观止。走过藤萝回廊,一片又高又密的白杨林便用它的浓荫紧紧地罩着我们了。头顶萦绕着鸟雀此起彼落的歌吟,远处飘来了流水击磐的清音。在一条旋律般的林中小路中,习习凉风像音符般拂动着内心的温馨。假山上的挂瀑生动如画,假山下的小潭漾着碧水涟漪。围坐在大柳树下摇着蒲扇的大爷大妈,给我们闲话他们退休时光的幸福,路边的西瓜摊,用硕大的果实述说收获的甜美。最动情的是一位光着屁股玩手机的小孩,仿佛正一心一意地向我们发送着一条韵味无穷的信息……
就是在这样安谧的环境及祥和的氛围中,蚕庄的社会得以扎牢了稳定的根基,人与人的关系轮轴得到了和谐的润滑,也生发出像刘盛兰这样感动了全中国的老人。今年92岁的刘盛兰只是柳杭村的一位普通农民,生活中难见鱼肉,要改善一下伙食,也只是买点白糖来甜甜嘴。几十年来,却一直坚持用自己能够节省下来的每一个钢镚,资助那些贫困的学子;一直坚持用孜孜不倦的爱心,践行拾荒助学的善行义举。他以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了一份大爱,以高贵的心灵,寄给了我们一份发人深思的问卷。他极有代表性地展现了蚕庄人的文明素质,叫响了“爱心蚕庄”的品牌,也为蚕庄人平添了一份发自内心的骄傲。
当我们沿着正在掘金的矿脉,进入蚕庄人的内心,我常常能够感觉到灵魂的跃动。蚕庄年轻的镇党委书记,在给我们讲述他负责联系的那位102岁的老妈妈时,就像讲自己的亲妈妈一样动情。他每次去看她,她总是精力充沛地和人拉着呱,高高兴兴地念及今天的好日子。老人们越活越年轻,让这位坚持把民生改善作为首要工作的年轻书记,一下子确立了八项事关百姓生活的民生工程。
在著名的雪龙黑牛牧场参观,经营者们在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上的精明,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五体投地了。这儿干净整洁,只有一丝牛的膻味向我们提示这是一座养牛的牧场。从参观走廊里往下看,饲料加工厂的谷仓和成排的牛舍构画着现代牧场的大气与细腻。牛棚里,一边是饲料槽,一边是水槽,牛随时可以去自行吃喝。令人倍感新奇的是,每个牛圈柱上都有个电动按摩器,牛只要去蹭它,它就会转动着为牛按摩。牛圈的地上铺着锯末,像牛的“软床”。牛圈里还有个小扩音器,每天定时给牛放小提琴曲。更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揭晓在巨大的牛棚的棚顶上,那里被安装上了一层太阳能电池板,在夏日的天空下就像一片幽深的湖水,风吹不动,却金光闪烁,于宁静中孕生着电流的波涛。在这样的棚顶下,黑牛们冬暖夏凉,茁壮成长。这样的立体创新开发,真是一举双赢。而对于蚕庄人来说,则是一盘可以多赢的好局。可以想像,如此节能环保、理念超前的养殖场完全可以成为工业旅游风景区,可以成为青少年的科普基地,可以衍生沼气、肥料等许多纵向横向的产业。这无疑是一条可以与金矿相媲美的矿脉。
走出蚕庄回望它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就像它那好听的名字一样,一条金色的蚕,在吐丝结茧以后,又登上了破茧化蝶的路。金蚕庄就要张开金色的翅膀了。祝福你,金蚕庄!
新闻推荐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孙晓伟)这两名疑犯实在是太嚣张了!刚刚通过朋友认识三天,连对方叫什么名字都不清楚,竟然就合谋绑架司机敲诈勒索,备齐辣椒...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