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雅菲
“政府这一次诚意满满,真心看出来以人为本了。”市民孔倩表示,之前每遇到极端天气,特别是大雪天气的时候都特别纠结。“如果出门去上班,路上实在不好走。如果不去上班,请假又张不开这个口。”如果《实施意见》真能实施的话,对市民来说无疑是一个福利。
但市民郭先生对《实施意见》有些担心,“上一次极端天气调整上下班的时间,我们单位一点动静都没有,还是按照往常时间上下班。”郭先生表示,目前从《实施意见》的规定来看,只要求企业自行作出应对计划,而对于企业不执行却没有规定,“如果单位不执行,我们还是不能不去上班,这样《实施意见》就失去了作用。”
不仅职工有担心,企业负责人从自身角度出发,同样会有担心。“济南发出预警,但别的城市在正常工作,如果这一天停工,那我们和别的城市企业的对接就会出现问题。”李铭是济南一家企业负责人,“从职工安全的角度来讲,在恶劣天气来上班确实不安全,所以我们也会根据《实施意见》制定一些措施,比如职工在家工作,通过视频沟通等等。”
这一次征求意见也得到了专家的肯定。“最近政府的种种措施表明,济南市在转型方面进展很快。”山东省政府参事、省政协常委、山东建筑大学教授邓相超表示,济南市目前正从一个指挥型、管理型的政府向服务型的政府转变。这一《实施意见》也充分体现出政府决策以人为本。
遇到极端天气,通知往往滞后,如果等待通知,可能一些灾难就会酿成。“《实施意见》使应对方案制度化,遇事根本不需要通知,直接就能按计划执行。”邓相超认为,这也说明济南市政府总结经验教训,接受以往执政过程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坚持了人性化的执政理念。
对于《实施意见》,邓相超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应该增加一部分追责措施,如果单位因不执行而出现事故,必须严厉追责,以保障这一政策真正落到实处。”邓相超引用了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的一句话“宁愿十防九空、不能失防万一”提醒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任何单位都应把员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工作都应以员工安全为前提,对于《实施意见》当中的规定,还应认真对待。
新闻推荐
本报8月6日讯(记者孙业文)报名参加由齐鲁晚报举办的“小报童爱心义卖大赛”活动第三期的小报童们,7日(本周日)早上7:30在山东省科技馆门口集合啦,活动当天发放衣服(数量有限,先到先得)、报纸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