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26日讯(记者徐文君通讯员范玉亮)25日,全市质量强市暨标准化工作现场会召开。与会人员参观了部分企业,详细了解了标准化工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东营市企业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达到了56项、行业标准287项。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标准,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来,东营市不少企业立足自身标准化建设,积极参与到国家标准的制定上。不少企业负责人坦言,运用好质量和标准技术手段,不仅可以优化资源管理,提高效率和效益,还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工业产品优化升级。
截至目前,东营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56项、行业标准287项,创建了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78家,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3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1个、山东省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10个。
其中,不少企业在标准化工作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方圆铜业的“两步炼铜”新工艺,拥有一套极其庞杂的工艺和知识产权。山东迪赛机电有限公司瞄准高端电磁线行业的最高标准,积极参与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还建成了执行世界先进标准的“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专业配套电磁线生产,形成了内部循环经济发展。
下一步,东营将会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充分调动协会、标准化技术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的力量,分别在石油装备制造企业领域推出一批融入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的标准;在盐化工、有色金属压延及深加工领域推出几项能耗限额标准;在造纸、石墨烯等领域推出一批技术指标领先的产品标准;在石油化工、橡胶轮胎领域推出几项先进检测方法标准,使东营市领先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重点团体标准达到10项以上。
新闻推荐
根据山东省人社厅《关于贯彻落实2016年退休人员待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及省行有关工作部署,中国银行东营分行在有效完成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规范确认工作基础上,顺利完成退休人员调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