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镇位于黄河入海口,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镇,但是发展思路却不局限于传统农业。在这里,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绝不仅仅是口号,更是活脱脱的现实。近期,该镇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效益的发展思路开始产生红利,生态旅游、航空旅游已经或将逐渐走入现实。
设施农业遍地开花“大”棚孕育希望
温室大棚的发展,与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密切,它不仅关系到老百姓的“菜篮子”,更关系到农户的“钱袋子”。作为农业大镇,黄河口镇在温室大棚建设方面奋勇争先。
“我们镇有全省单体面积最大的果蔬大棚,每个占地12亩,现在棚里已经种上西红柿等多种果蔬,全部实现订单种植。在来镇里的路上还有全区首个阴阳棚,那还是镇上妇女创业的代表呢。”黄河口镇农林站负责人刘开军说道。
近年来,黄河口镇因地制宜,全力推进设施农业蓬勃发展,飞翔农业生态园建成高效生态“菌蔬一体化”双面复合大棚8栋,建成了山东省首家食用菌博士科研工作站;龙腾农业科技园,园内建成国内单体最大冬暖式温室大棚3栋,用于臻品果蔬的规模化种植。下一步,将发展农业电商化,通过搭建涵盖整个黄河口镇设施农业情况视频的网上平台,让更多的客商从物联网上看到黄河口镇的设施农业发展水平。
依托资源优势,深挖旅游潜力打造别具一格的“航空旅游小镇”
打造品牌,精深加工特色养殖铺就致富道路
“莲藕全身都是宝”,这是常识。但是,如何将莲藕身上的宝贝尽可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却藏着大学问。黄河口镇汇鑫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2万亩莲藕种植基地,想办法对莲藕进行深加工,逐步打造出一条从种植到采掘、清洗、加工、封装的完整产业链条,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此外,合作社生产的荷叶茶香气四溢,口味独特,颇具黄河口镇的特色,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
黄河口镇深知,只有打造独属于该镇的品牌,才能充分发挥带动效应。近年来,黄河口镇通过加快转变农业产业发展方式,着力推进品牌建设,准确把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全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他们积极做好“黄河口莲藕”地理标志认证工作,目前已成功取得万尔西芹、万尔西红柿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注册了“芦花飞雪”晚稻、肉鸽等农业品牌,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大大提高了全镇农业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该镇农民的特色养殖之路也越走越宽,狐狸、孔雀、香椿鸡、藏香猪等特色养殖和新生、四十三户、辛集等养殖小区“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农民依靠特色养殖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幸福之路。2016年,黄河口镇引进了牧原百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建设集生猪养殖、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等功能为一体的养殖区,进一步带动全镇农牧业发展。
黄河口镇境内没有一家污染性企业,为该镇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该镇坐拥“黄河入海口”这一世界性唯一资源,其不可替代与不可复制性,让黄河口旅游潜力十足。
“壮阔、一望无际,你很难想象在祖国的东部海滨,还有这样一片完整的湿地。”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陈国忠如此慨叹。黄河三角洲湿地是联合国环境署重点保护的全球13处湿地之一、亚洲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有黄龙入海、海上长城、黄河口日出、新生湿地、芦花飞雪、红地毯(特色植物景观)、柽柳林、瞭望塔、观鸟台等黄河口十景。近年来,黄河口镇积极开发区域内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拓荒文化、移民文化、“林”字文化、农场(垦)文化,,力争把黄河口镇打造成为“黄河文化名镇”。
地广人稀的环境特征,以及丰富的地热资源,还蕴藏着另一座“旅游业金矿”。镇政府东部,有一座治蝗专用机场,几架农用飞机停放在机坪上,这一“奇景”在镇一级的行政单位中非常罕见。下一步,该镇将实施山东通用航空“黄河入海口生态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打造“航空旅游小镇”,建设科技开发、生活服务、温泉度假、飞行培训、飞机托管、旅游观光综合体。
新闻推荐
。近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千二管理站在开展鸟类监测时监测到3只珍稀鸟类黑鹳,这是今年秋冬迁徙季首批抵达保护区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本报记者段学虎
天气转凉,候鸟迁徙季节即将到来。近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千二管理站在开展鸟类监测时监测到3只珍稀鸟类黑鹳,这是今年秋冬迁徙季首批抵达保护区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本报记者段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