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柳自从进入供暖季以来,空气质量状况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11月12日,济宁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超过了200,济南市紧急启动了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此后,受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济南市空气质量状况再次面临重度污染的可能。直到昨日,伴随着今年入冬首次大幅降温,一场持续一天的冬雨刷新了近日的空气质量状况,全市AQI指数一度低至29,创下今年供热季最佳“气质”。
“11月16日,济南市接到环保部和省环保厅的紧急通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山东省西部地区空气质量连续4天达到重度污染,济南市在影响范围之内。”据市环保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接到通知后,济南市及时做好预警预判,并调度各自管理行业的措施落实情况。在预计出现重度污染的4天中,济南市空气质量基本保持在轻度污染或良好状态,并没有出现重度污染情况。
记者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发布平台注意到,昨日早上,济南市空气质量状况达到良。随着冬雨的冲刷,中午时分“气质”回到“优”,最低时AQI为29微克/立方米。截止到17时,全市空气质量AQI为33微克/立方米,空气中PM2.5和PM10的浓度也分别低至23微克/立方米和30微克/立方米。
21日,全市气温持续下降,加上北风风力较强,市民体感温度更低。(本报记者王仰浩摄)
新闻推荐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刘明洋 探索“济宁模式”,走“文化善治”之路
三年来,济宁市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走出了一条以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文化善治”之路。以文施治,按照“崇德、明礼、守信、乐和”的“文治”路径,使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