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满面的赤松茸,竟出自废弃的麦秸、玉米秸和花生壳等一烧了之的灶下之材!与发展工业经济一样,创新驱动同样是保障现代农业高端、高质、高效的强力支撑,仿野生赤松茸栽培成功就是佐证!
近日,位于铺集镇的青岛益菇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传来喜讯——青岛第一批仿野生赤松茸栽培成功。这是青岛地区首次栽培成功的赤松茸,也是合作社被纳入“山东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示范推广实训基地”后交出的第一份优秀答卷。
“我们准备把这项成功的栽培模式标准化并进行推广,希望能让更多的种植户掌握这项技术,把自己家的秸秆变成元宝。”益菇园合作社负责人刘军表示,近年来,他们一直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致力于研究玉米秸、麦秸、豆秸等农作物废料的循环利用。今年月,青岛益菇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被正式列为“山东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示范推广实训基地”,这是青岛市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食用菌基地,标志着益菇园合作社晋升为省级示范基地;此外,山东省农科院在合作社设立“青岛市珍优高效食用菌专家工作站”,并派专家入站,为合作社提供从食用菌品种到栽培模式以及深加工全产业链的科研和技术支持。
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专家工作站在益菇园开展的第一个研究项目就是如何高效利用山东地区大量的废弃玉米秸、麦秸、豆秸和花生壳,变“秸秆焚烧”为“秸秆创收”,同时,采取轻简化的种植方式,让普通农户也能轻松掌握“高科技”。
月日,一批批由玉米秸、木屑、麦秸、花生壳等原料按专家的配方堆积、发酵,然后在大棚内起垄、接种、覆土、盖草、浇水;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终于等到了想要的结果——一个个“红光满面”的赤松茸脱颖而出。
合作社种植赤松茸的原料,全部为纯天然材料,栽培过程无任何添加、不施任何化肥、不打一点儿农药、无需人为干预,她们自然生长、神态各异、色彩艳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因而堪称“极品”。
“食用菌行业是一个‘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它行业争资源\’的朝阳产业。”刘军认为,自己一人做,是事业;大家一起干,是产业。他不光自己事业做得大,还带动了当地几百户农民致富,一提到刘军,大家没有不佩服的,都尊称他为“菇王”。食用菌种植户王建堂说:“现在,我们腰包都鼓起来了,肯定是‘菇王\’带头带的好了,他为老百姓考虑,很有号召力。”(陈凯)
新闻推荐
说起胶北办事处律家庄,可是远近闻名。该村以村庄环境干净整洁闻名,以家庭和睦、村民团结向上闻名,以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村庄、山东省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山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多项荣誉闻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