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月日讯(记者于鹏飞)在前期征集企业技术难题、院地联系对接协商的基础上,月8日,由莱芜市科技局组织的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山东省科学院院地科技合作专家莱芜行活动成功举办。
记者从莱芜市科技局了解到,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院地双方合作对接,建立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加快莱芜市院地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促成一批合作成果,更好地服务推进全市转调发展、创新发展。来自中科院沈阳分院和山东省科学院的位高层技术专家莅临莱芜市现场考察、对接洽谈。
据介绍,本次中科院沈阳分院和省科学院专家莱芜行活动,是莱芜市借助中科院、省科学院技术、人才、成果优势,推进院地协同创新,服务全市转调发展、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必将对提高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莱芜市与中科院、山东省科学院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已有家企业与中科院、山东省科学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以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优良环境,努力推动全市转调发展、创新发展。
据悉,莱芜与中科院、山东省科学院的合作源远流长、基础深厚。经过多年的合作,院地双方在成果转移转化、联合技术攻关、平台合作共建、人才合作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组织举办了院士专家高新技术合作莱芜恳谈会、院士专家莱芜行等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
目前,莱芜市已有家企业与中科院、山东省科学院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宋振骐、黄路生、薛永祺、甘子钊等9名中科院院士与莱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合作组建省级院士工作站3家,名紧缺急需的技术专家到莱芜市创新创业,联合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等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项,突破“粉末冶金高强度结构件”、“新型生物降解菌种”、“大空间搬运机器人”等关键技术项,转移转化科技创新成果项。
新闻推荐
本报济南讯(记者张頔)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近日山东省财政整合单项救助福利资金管理办法,出台了《山东省社会福利救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改变过去“千条线”管理方式,把零散资金拧成“一股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