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孟凡虎)提到社区居委会,从以前印象中的居委会大妈,到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村官”,再到手持专业资格证的“社工”,社区工作者形象的转变,折射的是社会治理和服务创新的转变。在山海天卧龙山街道的每个社区,“小社工”有效推动了社会治理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推动了社会治理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太公康庭是青岛路社区所辖的一个小区,多年来,困扰小区居民的治安、出行等难题一直没有解决。社区专业社工出面与小区业主代表集体协商后,多方筹措资金,扩建停车位、安装单元监控、重新铺设小区道路、为老年居民建成室内活动场所等,解决了“老大难”。
“发挥社工的专业优势,让有热心、有爱心、有公益心的居民积极投入到社区建设中,实现基层的协商民主。”作为青岛路社区负责人,许青荣主动从“管理者”向“服务者”靠拢,积极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为引导,积极协助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
作为碧海路社区负责人的郑美芹也同样积极推行“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的四社联动机制,积极与辖区单位共建共创,在市文化馆山海天分馆设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岁的“山东模范老人”王银老师带头组建了“一心剪爱”志愿服务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收获着大家对他们的爱与帮助。
“自从有了自治小组,自行车棚、破损路面都修好了,小区的环境卫生也大变样。”山海天花园小区居民刘大爷说。山海天花园小区现已成为社会化居民小区,引进的物业公司在管理一年后因物业收费问题,撤出服务区域。山海天花园小区张斌是一名社会工作师,在充分发挥退休老党员群众威信力、在职年轻党员影响号召力、居民骨干带头凝聚力的基础上,成立居民事务自治小组,完善小区环境、治安、公用设施维修等,参与小区的管理。将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与方法应用到社区服务中,有效解决物业服务、环境卫生和停车秩序等社区公共问题。目前,街道辖区内的近个居民小区管理日趋完善。
年,卧龙山街道城街道考取社会工作师6名,目前街道共有持证社会工作师人,达到了平均每个社区5至6名社工专业人才的标准,其中1名社工师被评为第二届“齐鲁和谐使者”。目前,在社工的指导下,卧龙山街道辖区“小红帽”“红马甲”“红绶带”“红色暖流”等支志愿者队伍活跃在邻里互助、扶贫济困和优化环境等各项便民活动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孟凡虎)月日至日,省住建厅副厅长徐启峰带领省城市规划执法检查组来日照市,就城市规划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副市长陈刚陪同。在听取了日照市关于城市规划工作情况的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实地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