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日照市确立了“五大战略”的发展方向,树立了新的风向标和指挥棒。
年是日照市实施“五大战略”开局之年,这一决策,旗帜鲜明地指明了日照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贯穿了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和改革创新思维,牵住了打好经济翻身仗的“牛鼻子”。
与此同时,日照市正在实施的“五大战略”,与五大发展理念、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度契合,政策取向完全一致。“生态立市”是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普惠的公共生态产品;“工业强市”是为了提供更加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工业制成品;“旅游富市”是为了提供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服务;“开放活市”和“人才兴市”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动力源泉。
让良好生态成为最公平公共产品和最普惠民生福祉
当前,日照市的生态环境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人民群众对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非常渴望。年,日照市将以此为契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力争生态质量有一个大的提升。
搞好顶层设计,围绕守好生态红线,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特别是严格执行环评审批负面清单,坚决不要黑色、带血的GDP!解决突出问题,坚持“减煤、治企、抑尘、管车、增绿”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坚决向污染宣战。打好林水大会战,围绕“丰富内涵、提质增效”,深入实施“八绿六水工程”,认真组织实施“清清河流行动”,加快推进“林中花海”“山间竹海”建设,进一步做好造林绿化与“旅游富市”的结合文章。
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让“日照制造”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加快“建链、强链、补链”,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抓“建链”,主要是针对航空制造、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有可能率先突破的领域,聚焦发力。抓“强链”,主要是复制推广日钢转型升级的经验,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抓“补链”,就是对现有产业链进行认真梳理,看看哪条链子有缺失,就着力补齐哪段链条。同时,对现有主导产业之间,也要想办法实现连接。比如,新能源汽车项目,就能把钢铁和汽车产业连接起来。
深入实施“旅游富市”战略
让高水准的设施和服务引来更多游客
旅游业发展要“一年成势头、两年有看头、三年大突破”。今年,要在增加“看头”上下功夫。日照是世界五大“太阳文化”崇拜的起源地之一,要打响“太阳从这里升起”的品牌。
目前,日照市正在与其他几个“太阳文化”崇拜起源城市建立联盟,并将联合举办“世界太阳文化论坛”。要把东方太阳城作为核心项目来打造,年内确保完成天台山景区一期东方琉璃殿、太阳客栈、财山祠等项目建设并开放经营。东夷小镇要确保“5·1”前投入运营,日照海洋馆和四季花鸟园力争8、9月份建成启用。要按照“旅游+”和“+旅游”的理念,加快推动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会展商务、体育健身、养生养老等新兴产业。
深入实施“开放活市”战略
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对外开放是日照的潜力和后劲所在。要按照“双港带动、多园支撑、三外协调”的思路,在“强龙头、建平台、调结构、拓渠道”上狠下功夫。
“强龙头”,就是要把“海港”“空港”两大龙头扬起来。日照港集团必须以凤凰涅槃、壮士断腕的决心,尽快在转型升级和改革管理上杀出一条血路!机场去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了万人次。今年要启动日照机场扩建和通用机场建设,并加快推进口岸开放,力争三年内旅客吞吐量过百万。“建平台”,就是加快搭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平台。“调结构”,就是尽快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拓渠道”,就是拓宽利用外资和出口渠道。
加快破解人才科技短板
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
去年,中央和省委召开会议,吹响了科技创新的号角。日照市要主动融入山东半岛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和招科引技、招才引智,尽快突破人才和科技短板。
强化“人才支撑”,用好已出台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瞄准经济、科技、产业、园区、金融等重点领域,大力招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强化“平台支撑”,要按照“一区多园”模式,坚持“一顶帽子大家戴”,举全市之力突破高新区,争取明年创建为国家高新区。强化“制度支撑”,市级财政要设立科技创新专项扶持资金,采取无偿拨款、有偿资助和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重大科技成果在日照市转化和产业化,促进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集聚发展。(下转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王培伟王孝旭)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精神,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进一步开辟仲裁服务新领域,近期,日照仲裁委员会制定《日照仲裁委员会关于仲裁确认的若干规定(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