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储藏柜里,摆放着一个墨绿色的牙缸,这个不起眼的牙缸竟然陪伴我三十多年了。牙缸虽然旧了一点,但它是军用品,这是我1983年参军入伍后配发的。牙缸质量很好,这么多年了,它仍然没掉漆,没褪色,只有缸口和缸把上有几处摔伤的“疮疤”掉了搪瓷。它虽然算不上贵重物品,但它伴我度过了军旅生活的磨炼,又默默地陪伴我从军营到地方。
儿女们说我是个“老古董”,小外孙说我是“怀旧族”,妻子说我是“恋物癖”。随他们说去吧,我依然恋恋不舍。这些年里,我多次搬家,很多东西都扔了,至今仍然珍藏着我的旧牙缸。
别看这只牙缸小,它曾伴着我走过了祖国多个地方。想当年,我头戴着五角星,携带着背包牙缸水壶,度过了四年的军旅生涯。从军事训练的营地,到国防施工的现场,从山东半岛到南疆前线。在那些年份和以后的岁月里,牙缸从未更换过。牙缸的作用绝不单单是洗漱之用,它伴着我在钢铁长城中浇铸了军人的血性,养成了刚毅的性格。它同我一起明白了什么叫“令行禁止”,懂得了怎样才是“一往无前”。不要小瞧了这只搪瓷缸子,它可是每个战友都离不开的“武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们国家物质匮乏,部队也一样。在有限的条件下,聪明的战友们把这件小物件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我们用它刷牙、喝水、喝酒、当熨斗……连队会餐或者庆功,没有酒具,就拿它来当酒杯用。当时的棉布军装容易起皱,我们把缸子里倒上滚烫的热水,临时变成一只简易熨斗,将刚洗过的军装熨平整。野外训练时,还用它来加热、消毒。
每当我端起心爱的军用牙缸,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连队;又看到了战友们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仿佛又听到雄壮的军歌声和“一、二、三、四”的整齐步伐声。那浑厚有力的军号声仿佛就在耳边回响。科技的进步,时代的需要,那传统的铜号也可能成为昨天的故事,但军人服从命令,听党指挥的作风永远不会变。
每当我端起心爱的军用牙缸,望着洗刷镜前那已生白发的自己,禁不住自问:“你还有那军人的气质吗?”每当这时,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感觉自己仍然年轻,依旧保持着军人的英姿。
我为自己曾经是位军人感到自豪。可能很多退伍的战友们和我一样保存着部队配发的牙缸,它是军人的情怀,它是艰苦朴素传统的继承。这墨绿色里深深地埋藏着军人对党,对祖国和人民无限的爱。
每当我端起心爱的军用牙缸,就想起了军人的担当。没有国哪有家,没有中国共产党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军民共筑的钢铁长城,我们又怎能安居乐业。我虽然年过半百了,但我要像我的牙缸一样,实实在在地做一名守法公民,忠心耿耿地听党的话,做一名永远听党指挥的军人,做一名让党放心的合格的共产党员。
新闻推荐
近日,总部位于北京的一家建筑行业央企迎来了2017年的新员工。与此同时,这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王阳遇到了难题。“和以往不同,今年新招聘来的大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都明确表示不愿意被分到北上广深...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