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赛
通讯员高斐
从原先的空巢老人多,特殊人群多,遗留问题多,社区资源少的“三五一少”小区,到现在的全国社会工作示范社区、山东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奎文区东关街道工福街社区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社区党委书记马丽丽多年来对社区管理的苦苦探索,对群众福祉的不懈追求。她本人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担当本色,书写了靓丽的人生。
聚人气,凝人心,全力夯实党建基础
社区工作要干好,最关键的是有一个坚强、团结、干事创业的好班子。自“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马丽丽看准时机,首抓社区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从理论学习、查摆问题到整改问题,在她的带领下,工福街社区党员干部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作风面貌焕然一新。
“马书记来到社区以后,事事亲力亲为,在她带领下我们啃下了好几块以前都啃不下的硬骨头,就连十几年前的历史遗留问题都被她解决了。”社区工作人员唐秀娟说。在马丽丽的组织领导下,9名“两委”成员联系指导所属8个支部,为社区党员树标杆、做表率,在凝聚群众、调解纠纷、文明创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转作风,顺流程,全面提升服务标准
马丽丽刚到工福街社区工作的时候,辖区内多数老旧小区私搭乱建严重、路面破烂不堪、社区各项制度不完善……面对存在的种种问题,马丽丽没有退缩,她说:“要想让社区规范化,必须制度先行”。于是,她带领大家整理了工福街社区管理及各项工作标准化流程等社区管理制度,为标准化服务提供规范和指引,切实提高了服务成效。
“原来社区干部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业务往往要打电话找分管的社区干部咨询,降低了服务效率,有时引起群众不满。现在干什么事情都有章可循,办什么业务都可以顺利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管贝贝对记者说。
“四社两工”群众满意成社区工作“晴雨表”
马丽丽认为老旧小区资源少是现实情况,但不能等靠要,而要发挥社区党委的务实创新精神。她研究创新了“四社联动,两工同行”社区治理机制,更好地为社区工作服务。
“四社联动”是以社区党委为核心,构建以社区为主体、社会组织为支撑,以社工人才队伍为主力,以社区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协调联动机制。“两工同行”是以社工带领义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成立“工福晴雨”民情服务队、顾问团和监督团,设立“工福晴雨”议事厅,让群众在社区治理中唱主角。
3年间,马丽丽相继成立了幸福社工服务中心、益民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引进了22个社会组织,招募志愿者2000多人。这些社会组织涵盖了帮贫扶困、普法维权、技能培训、岗位链接、文明宣传等方面,构建了“小社区大服务”的格局。通过四社联动、公益创投等形式,筹集爱心款物达60多万元,覆盖了2031个困境家庭。
就是凭着这股不怕苦不服输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劲儿,马丽丽先后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优秀社工人物、齐鲁和谐使者、潍坊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记者昨日获悉,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山东省将通过落实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严控热点城市投资投机性购房、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等调控手段,支持群...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