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训每年的“八一”节,我的同乡战友们都会聚在一起,回味那段挥之不去的青葱岁月,这其中有说不完的话语,道不尽的感慨。现如今,我的战友们遍布浙江、山东、江苏等地,有的继续在军营担当重任,保家卫国,擢升为少将;有的回到地方后建功立业,成为企业家;有的默默无闻,勤于工作,善于持家,成为平民百姓。每每想起我的两位股长,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冬日,我远离故乡周村,阔别父老乡亲,穿上绿军装来到了胶东半岛牙山脚下,开启了四年的从军生涯。两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配到勤务连二排四班,连队的任务是以站岗、训练为要,保卫油库安全。次年春天,因在勤务连表现突出,我被调入机关管理股工作,有幸接触到我的两位股长,正股长叫曹英晨,副股长叫付贵振。两位股长的谆谆教诲和关心呵护,我一直铭记于心,永不忘怀。
曹英晨股长有着二十多年的从军经历,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待官兵和蔼可亲,与人为善,从来没有官架子。我调入管理股警卫班是他到勤务连物色人选,将我选中的。他谈话和颜悦色,问及我的家庭和工作情况,我都一五一十的回答。第二天,我成为了警卫班的一员。白天担任值班警卫任务,晚上负责机关大院巡逻。时隔不久,正值老兵退伍,机关招待所给养员的工作岗位出现空缺,这时曹股长找我谈话,提出严格要求,说对工作要认真负责,马虎不得,现金账和粮秣账要做到账目清楚,明明白白。在给养员工作岗位上,我始终没有辜负曹股长的殷切厚望,从而也赢得了官兵们的一致好评。在我当兵第三个年头,曹股长又被委任为施工办负责人,因工作需要,我调入施工办任施工员,从营房到工地,曹股长和战士们每日步行往返近十公里,栉风沐雨,不管是收石料、量沙土,还是查质量、排工期,都少不了曹股长的身影。记忆中的“五一”节前夕,曹股长找我谈心,说我干一行、爱一行这难能可贵,在思想上行动上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了申请书交给党支部。三个月后,我如愿以偿成为党的一员。至年底,三等功的殊荣又垂青于我这个老兵。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曹股长积极响应部队裁军的号召,转业到地方工作,被安排在烟台市商业储运站担任站长,他带领一班人锐意进取、创新发展,把单位经营的红红火火,年年被评为烟台市商业局先进单位。不久,我用从每月七元钱津贴中积攒下来的钱,托曹股长购买一辆“飞鸽牌”自行车,格外爱护和珍惜。退伍回乡后,我到张店求学,毕业那年,学校组织学生到烟台机床附件厂实习,我到曹股长家探望,不料他到外地开会去了,曹股长的儿子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席间畅谈着分别几年来的所见所闻,着实倍感亲切和温馨。
再说付贵振副股长。我和他的相识是挺有缘分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部队规定对营级以上干部进行文化课培训,担任文化教员的恰是我的同乡。因见面机会较多,一来二往也就认识了付股长。我从勤务连调入警卫班,后来才知道是付股长向曹股长推荐了我。
付股长操着一口浓重的鲁西南乡音,瘦瘦的个儿,身高1.73米左右,骨子里始终透着一种军人的气质。每次召开股务会对工作进行讲评,他说得有理有据,掷地有声,战士们都非常敬重他、信服他。记得我担任机关招待所给养员期间,要在全团推荐两名战士到分部参加文化学习班,为部队院校输送人才。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但因文化课基础差、底子薄,无缘参加军校的考试,回到单位后,付股长看到我心理压力比较大,便找到我,与我谈心交流,说要有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考上军校固然高兴,考不上也不要灰心丧气,要振奋精神,安心工作,好好复习,明年再考。付股长的一番话宛如汩汩暖流涌入我的心间。从此我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安心服役,热爱军营。我退伍回乡那年,付股长转业回到了枣庄市薛城区,为家乡的地方经济建设添砖加瓦,发挥余热。
蓦然回首,告别军营已三十二载。那四年的军营时光因为有对部队的炽爱,因为有两位股长的关心呵护而倍感欣慰。祝愿两位股长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幸福安康。
新闻推荐
齐鲁网7月25日讯(记者高亚南)7月25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质监局、省经信委、省环保厅负责同志介绍山东省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试点工作情况。记者从发布会...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