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7月30日电(记者萧海川)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日前组织对餐饮环节食品安全进行抽检,516批次样品中29批次样品不合格。不合格样品中,有25批次出现铝残留量超标,占比超过85%。山东食药监部门提醒公众应正视食物铝残留的风险,稳妥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
记者了解到,此次食物铝残留量不合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淀粉制品的铝残留量检出值超标,二是发酵面制品中检测出了铝残留量。根据国家卫计委2015年第1号公告,粉丝、粉条中铝的最大残留量为每公斤不高于200毫克。对馒头、包子、发糕等发酵面制品,则规定从中不得检出铝残留量。
近年来,有不良厂商为追逐经济利益超范围、超量使用明矾等含铝食品添加剂。长期食用铝含量超标的食品会严重损害健康,主要体现在人体骨骼与神经系统。
山东省食药监部门提醒公众,铝虽含有毒性,但并非只要摄入就危害人体,要考虑到食品中铝的残留量、食用含铝食品数量及食用频次等因素。淀粉制品、面制品、膨化食品等是铝摄入的主要来源,消费者特别是7岁至14岁的儿童、老年人及孕妇等人群应尽量避免摄入铝含量较高的食物。
新闻推荐
近日震荡行情中,化工板块挺身而出,与有色金属板块一道成为护盘的主要力量。截至周三收盘,化工板块涨幅为1.25%,仅次于有色金属1.36%的水平。分析人士表示,较低的估值水平以及出色的业绩表现成为化工板...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