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翔宇航空,工作人员正在对飞机零部件进行检修。工作人员对飞机零部件进行检修。工作人员对飞机轮胎进行检修。(王汗冰 摄)
飞机生产,一个高精尖的行当;飞机维修,亦是如此。济南,一个与西安、成都相比,航空产业并不算强的城市,却诞生了山东翔宇航空,一个国内飞机零部件维修行业排名前列的企业——它不仅为国内航空公司维修,还把业务做到了德国。
全国瞩目的国产大飞机C919一次次试飞,人们期盼着它能尽快商用,期盼着坐上自己国家产的大飞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山东翔宇航空则不安于只做维修服务的现状,还增强研发力量,探索零部件生产之路,为国产大飞机供货、服务……
山东翔宇航空,干就干别人干不了的事。
◤胆子不小◥
没经验就敢“修飞机”
回想起创业之初,山东翔宇航空总经理李拥军感慨万千:“公司能有今天,源于一个个大胆的想法和创新。”20世纪末,人们生活还不富裕,出行方式多限于火车、汽车,坐飞机的人很少,母公司山东航空却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做飞机维修业务,最终形成集团发展重要的业务板块。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一想法很天真:首先,国内航空公司飞机数量有限,且多是新的,维修需求量小;其次,山东航空在全国民航系统中,排名并不靠前,飞机数量也不多,旗下设维修厂,哪个公司愿意放到这里修?如果仅修自家飞机,总共没多少,维修厂得饿死。
“不过集团领导认为,国内民航业必将大发展,维修需求量会激增,届时再建维修厂就晚了。”李拥军说,于是山东航空与港资合作,成立了山东太古,主做飞机机体大修;又成立了山东翔宇航空,专攻飞机零部件维修,算是相互配套、差异化发展。
抢抓机遇的精神是好的,但也要面对现实:济南与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相比,航空产业相对并不强,人才也短缺。李拥军记得很清楚,1999年公司成立初期,只有3个人,他经常骑着三轮车去机场内拿零部件回来维修。
没有人才,就去西安、成都等地的科研院所挖,那里有不少山东人,愿意回山东工作。“我们维修的第一个零部件是烤箱,加热控制面板坏了。”李拥军说,这东西如果在陆地上使用,很好修,基本没技术含量;但放在飞机上就不一样了,需要与其他用电设备相匹配,一旦出问题燃烧,就会损坏其他线路系统,影响飞机安全。
◤破局之道◥
研发打破国外原厂技术壁垒
山东翔宇航空初期如何打开局面?“的确很难,要知道,飞机维修对技术、安全要求很高。”李拥军说,当时国内市场基本被国内外的大企业垄断,他们想到的破局之道是,寻找国内厂家不修的空白地带,然后满足它。
山东翔宇航空派人到各大航空公司调研发现,飞机烟雾控制组件国内修不了,一般需要发回原厂,不但价格高,维修周期还长,影响飞机使用。随后的深入调查发现,也不是国内技术不行,而是国外飞机原厂有技术壁垒,并没有把组件的技术指标和参数公之于众。
举例来讲,人们不知道烟雾浓度到了多少飞机烟雾控制组件会做出什么反应,也就没法维修。“我们组织专家做了数百次试验,又去国外学习,终于摸透了技术指标。”李拥军说,大量订单随之而来,要知道,在国内维修,不仅价格是国外一半,效率还高,基本不影响飞机正常航班。
这样的破局思路随后又被用到了山东翔宇航空目前的强项——电源控制组件维修上。据介绍,电源系统事关飞机方方面面,也容易出故障,过去维修技术一直被国外原厂控制。举例来讲,2006年左右,国内某航空公司一架飞机电源控制组件坏了,没有新件可以替换。“这可急坏了航空公司,因为当时正值春运,机票已经卖出去了。”李拥军说,如果返回加拿大原厂维修,至少5天才能到货。山东翔宇航空听说后,立刻派人去太原取件,连夜维修,第二天一大早又送回去安装上,最后只影响了一个航班。
这样的维修技术和优质服务,后来被民航总局公开表扬。目前电源系统维修占山东翔宇航空总业务量的两成以上。
◤虎口夺食◥
下岗老技工成新业务“悍将”
替代进口、干同行干不了的东西,数量毕竟有限,要想成为行业排名前列的维修厂,一些市场已经饱和的领域,还是要碰的,气动系统维修就是其中之一。
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怎么办?还是老法子,去别的地方挖。一个偶然的机会,山东翔宇航空遇到了从济南电影机械厂下岗的高级技工金师傅,看似专业背景与飞机维修毫不相关,后经详细了解发现,他曾在武汉做过几十年的军机气动系统维修,拥有丰富的经验。
“老同志能力强、能吃苦,带出了一支维修队伍。”李拥军说,进军饱和市场,他们的策略是“人有我优”,延长零部件保修期,别人1000小时,翔宇2000小时,同时价格做到最低;母公司山东航空也给予了大量支持,比如共享库存配件等,节约了成本。
这种竞争策略让山东翔宇航空在2012年左右跻身全国飞机零部件维修行业前十,但也带来一个问题:同质化竞争,利润率降低,全行业均是如此。这就出现了行业诡异现象:看似高精尖,营业收入却始终做不上去,一年三四千万元就算大企业。
如何破局,重新回到无竞争领域,山东翔宇航空在思考。
◤再造优势◥
零部件“深度维修”再制造
“企业要发展,显然不能再用老套路。”李拥军说,很多飞机零部件退下来后,不是不能用了,只要“深度维修”,符合民航标准,就可以再用,此举可以节约大量成本。
举例来讲,高压引气活门这一部件本体是用复合金属材料制作的,以前坏掉后只能换新的,一个五六千美元;如果“深度维修”再制造,只需要五六百美元,性能与新件相差不大。显然,这是一个广阔的市场,缺的是人才技术。
近年,山东翔宇航空高薪聘请了曾在英国、新加坡工作的胡惠琴,组建研发团队,重点研发高价值航空零部件。目前,接水盘、飞机热交换器法兰、飞机货舱灯灯壳、救生衣袋、烤箱支架、洗手液盒等航空零件已获得PMA证书;已研发出的产品有MCDU按键膜、PSU提示灯灯膜、空气气滤等。
“从单一的飞机零部件维修,到零部件‘深度维修\’再制造,这是一次大跨越,相当于拉长了产业链。”李拥军说,不过,他们还会继续拉长产业链。目前,高新区已经答应再给100亩地,用于飞机零部件研发、生产,这对企业来讲,不仅可以实现从三产到二产的跨越,还会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必将迎来再次大发展。
(济南时报记者 刘彪)
记者手记重建济南的“优势产业”
在济南从事企业报道已多年,每每出差,同行问及济南优势产业是什么,常无言以对。的确,济南曾是新中国确立的重点工业城市之一,纺织、机械、家电、无线电等领域,曾拥有众多企业,然而后来产业结构调整,很多企业都倒闭了。
随着社会发展,老产业被淘汰是自然规律,关键还得有新产业补上,才不至于让一座城市“产业空心化”。我到山东翔宇航空厂区参观,想不到的是,这里的维修厂都像办公室,维修人员穿着白大褂,干净整洁,像科研院所,又像医院,只是在为飞机零部件治病;基本没有污染,这是肯定的,关键附加值也高啊。
都说济南高校、科研院所多,人才聚集,关键得把这些优势转化成独有的产业优势,让济南在淘汰一批的同时,新建一批高精尖产业,才能让一座城市永葆青春。在国家大力研发国产大飞机的背景下,航空产业无疑是济南可以发展的产业之一。
真希望以后再出差,同行问及济南优势产业时,我能顺利回答出一批来。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24日讯(记者王淑文)记者今天获悉,为加快推进二环东路南端地面道路改造工程建设,相关部门于24日11时至30日5时对二环东路山东财经大学西门人行过街天桥钢箱梁吊装进行占道施工。根据施工...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