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博高新医院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接诊了一名急性心慌胸闷病人。别看是不起眼的胸闷症状,竟然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幸亏世博高新医院开通了绿色通道,为患者实施了支架手术,才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突发胸闷持续2小时
原是急性心肌梗死
今年74岁的王老先生平时喜欢溜溜弯,时不时约三五好友一起下下棋、聊聊天。11月初的一天,他在跟老友唠嗑的过程中,突然觉得胸闷气短,且时间持续了两个小时。倍感身体不舒服的王老先生将身体情况告诉了子女。其子女察觉不太对劲,立马带王老先生就近赶到了世博高新医院。
急诊科的医生简单询问几句后,立马为王老先生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造影显示,王老先生LAD近中段90%狭窄,D1开口95%狭窄,近端80%狭窄,远端闭塞。“也就是说,患者冠脉多处有钙化斑块,且斑块堵塞了血液循环流通,造成了患者胸闷气短的症状。这一切数据和症状都指向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疾病。”接诊的世博高新医院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王世爱医生说道。
开通绿色通道
从接诊到手术完成仅40分钟
确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王世爱医生立马就与王老先生的家人沟通。“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是我们所说的心梗的一种。是一种急性的危及患者生命的重症。时间每拖一分钟,患者生命受到的威胁就大一分,极易引发中风、猝死等后果。所以,必须尽快为患者实施心脏支架手术,打通闭塞的血管,让患者心脏恢复顺畅的供血。”王世爱医生说道。了解王老先生的身体情况后,其家人立即同意施行心脏支架手术。
由王世爱医生主刀为患者施行了心脏支架手术。“患者患有陈旧性脑梗死,且高血压3级、很高危。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尤为小心。”王世爱医生介绍到,手术中,图像显示,患者的心脏与普通人相比较大,且主动脉比较宽。采用传统的单导丝支撑血管,不能轻松地将用作支架的材料送入患处。
为此,王世爱医生采用双导丝支撑,打开血管,凭借高超的技术和多年的临床手术经验,终于顺利为患者做好心脏支架。“手术刚做完,患者的心电图就跟正常人一样了。术后五天,患者就出院了。”王世爱医生说道。据了解,从接诊到支架手术完成,全程仅用了40分钟。王老先生的子女一个劲儿地感谢世博高新医院的医护人员,感谢他们及时果断地挽救了父亲的生命。(晚报记者王锐通讯员孙仁渊)相关链接
世博高新医院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是一个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临床重点学科,专业人才齐备,医疗设施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并且与各大权威、知名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成为鲁中地区颇具实力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
中心拥有大型飞利浦双C臂血管造影机、进口3.0T及1.5T核磁共振、双源CT、高端心脏多普勒超声、心脏监护中央工作站、遥测心电监护系统、12导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运动平板试验、临时心脏起搏器、主动脉球囊反搏系统(IABP)、心脏除颤仪等一系列现代化高端诊疗设备,此外还引进了高度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先进的诊疗设备保证了对心血管疾病诊疗的优质、高效、快速、精准。
世博高新医院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配备48张高标准床位,并设VIP病房、冠心病监护病房(CCU),设施齐全,环境优雅。主要开展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尤其对复杂心律失常及各种心脏病所致的顽固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危重症的处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开诊以来广泛开展了心血管介入诊疗,可独立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先心病封堵术等高难手术。
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合作,成立心血管技术培训中心,同时还是山东大学高等医学临床研究基地。依托北京阜外医院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著名心血管专家的坐诊指导,将极大提高我院及鲁中地区心血管诊疗及学术水平,淄博心血管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国际最高端的医疗服务。
世博高新医院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秉承世博高新医院院“崇尚科学,敬畏生命、呵护健康、展现自我”的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创新、发展”这一永恒主题,在通往健康中国战略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以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医疗设备、优质的服务措施、舒适的诊疗环境,惠及鲁中地区于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济南11月26日电(记者叶婧)记者从山东省民政厅获悉,目前山东省137个县(市、区)中,有126个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达到省定扶贫标准以上,将提前一年完成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衔接任务。据...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