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东营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地方网 > 山东 > 山东新闻 > 正文

法国高考作文题这样“难为”考生

来源:齐鲁晚报 2017-11-28 15:37   https://www.yybnet.net/

【他山之石】

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阅读文章专找让考生想不到的领域如哲学、历史、科技,可能对女生不利;要学生模仿写诗、小说、散文……“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近日在第五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启动仪式上的一席话,被媒体渲染后格外吸睛。温儒敏在表达高考命题主旨时总绕不开“思辨能力”四个字。巧合的是,近年来学者对法国高考哲学作文命题持续关注,思辨能力亦成为探究其教育理念、教育途径的关键词。

在温儒敏看来,女孩子中学喜欢读小清新、小文艺、小立志,喜欢词很美的文章,这符合她们那个年龄段的审美趣味。可她们马上读大学了,就要开始更多地考虑思辨,面对复杂的逻辑。所以教改必须在中学阶段用高考来撬动,来推动阅读,推动写作的教学。

高考作文命题走势,近几年来尽管出现了贴近现实的变化,如取材自微博“真实事件”、2015年重庆卷的“等待”,又如取材于真实新闻事件、2017年山东卷的“24小时共享书店”,但鸡汤式命题依然不输气势。

专栏作家刘远举曾撰文指出,中国高考作文的出题者面对的是缺乏阅读量与阅读广度的高中生,这些高中生的思想,处在一个无微不至的温室之中,缺乏与人类历史沟通、缺乏与中国当下现实思辨的话题联系。而命题者仍然要在题目中构建思辨,同时又需要避开与历史、社会的联系,这就必然只有在少数的介绍材料中,用短短几百个字给定条件与逻辑,构建出一个思辨框架。思辨的框架极为简单,恰好符合了心灵鸡汤的本质。

而与趋暖的鸡汤文命题截然不同的,是法国高考“高大上”的哲学命题风格。“没有自由我们能够幸福吗?”这道哲学考题,让台湾作家杨渡发出了“我被法国高考试题吓到了”的感叹。他的种种“吓到”不是这道完成需要4小时的题目本身,而是法国高中毕业文凭考这样深的题目,需要用什么当教材?是《1984》,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还是孔子的《论语》?还有,高中的课程要怎么教?老师能够拿着课本,一字一句解释,或者教学生如何修辞作论说文?至于考试后的分数,如何打才算公平,如何不以意识形态来决定分数,而是以知识与思辨的能力为评分标准。

其实法国“高考”并没有所谓的“语文”考试,作文题目是被纳入必考科目的哲学考试试题。哲学是法国高中生的必修课,也是高考的第一道关卡,考哲学似乎成了法国的成人礼。

法国缘何如此重视哲学教育?依据法国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哲学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建立理性分析坐标,以领悟时代的意义”。历史上法国诸多哲学家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巨大作用,更是不争的事实。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等人都是推动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人物。

也正因如此,除了哲学考试,法国地理、历史、经济等考试题目,一样在考察学生的观察与思辨。如2015年地理题(二选一):1.日本、中国区域竞争与国际野心;2.全球化中面临的区域不平等之融入。历史题:1992年之后的欧洲政治,提供的两份数据是:马斯垂克公约以及一张政治漫画。其它题目还有经济科,考题可自选作文或分析;分析题是:给四张图表,分析经济景气/工作/失业率等的关系……这几个题目,事实上已是一种对世界局势的观察与思辨。它涉及国际政治、全球经济,但也涉及个人。坦白说,这就是年轻人要面对的现实,要迎战的未来。只是法国把这个变成高中毕业生要先思考并回答的问题。

毋庸讳言,法国这一类型的高考作文,背后是宽泛的阅读,更加活跃的思想与自由的教学。

难道法国的题目就是“高大上”,体现出的是“素质教育”导向,我们的“鸡汤体”作文就是幼稚、简陋的吗?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胡大平认为,这不是简单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评判,不是教育的路径不同,而是对教育整体理解的不同。法国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伟大的心灵”;而中国人,不管“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有用的人才”。

看法国出的那些题目,“我们活着是为了幸福吗?”“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没有国家我们会更自由吗?”……考这些显然不是指望高中生在短短的时间内写出一篇逻辑严密、思想深刻的鸿篇大作,而是期望他们给出个人体验式的表达;前提是,那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不乏对抽象问题的实际追问;至少,他们不会在知识学上找到那些问题的标准答案。而这样一种出题套路,表现出的是法国教育工作者坚持将理论与生活、抽象与具体紧密结合的决心。

其实,这与法国自启蒙时代以来深厚的哲学传统有关,也与这个国家自拿破仑时代以来对哲学教育的高度重视有关。他们让年轻人关注的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意义”——这种教育和考核方式,不要说和今天的中国比,就是放在西方世界都是极为罕见的。

也正因如此,我们不必一味看低自己。中国的中学生就没有人能够回答法国哲学的考卷吗?

未必。只是我们没有把这些作为衡量的维度而已。

知乎上一位接受过法国系统教育的网友回答就印证了这一点:法语科目的作文其实也很无聊,就像写论文,要求全篇思路严谨,段落格式越八股,越不容易出错。另外因为是论文,所以辞藻的华丽并不很加分,修饰手法反而是画蛇添足的。但该网友依然对这样的思维训练持肯定态度,“这样一种考试和教学方式,对思维的严密性及批判性的培养,确实有帮助。在老师的带领下,或快或慢,我们总能被带入思想的王国”。(宗禾)

新闻推荐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院长邱尔臣:将“世赛摘金”转化成教学成果

文/见习记者王小涵视频/见习记者潘世金作为山东世赛首金获得者袁强的母校,山东工业技师学院自此有了新的“光环”。山东工业技师学院作为省人社厅直属院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以机...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法国高考作文题这样“难为”考生)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