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将迎来“新高考”,即“3+3”高考模式,今秋入学的高一新生成为首批“吃螃蟹者”。新高考将对学生带来哪些影响?选考科目如何选?11月28日,由山东省高考改革与发展论坛组委会、现代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学生生涯引擎网、中国教育在线、《高考》杂志社联合主办,大智教育集团承办的高考特色招考高峰论坛在济南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600余位教育界专家领导及中小学学校校长、艺校负责人、教育工作者齐聚济南,共同思考、谋划、行动,对高考改革趋势与高校招生模式进行了全面精准的解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熊丙奇:
建立大学和学生双向选择机制
熊丙奇介绍,为了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打破一考定终身,目前正在推进3个方面的改革:一项是新高考改革,高考录取实行“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学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其次是自主招生改革,关注学生的特长;第三是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模式,也叫“三位一体”招生模式,即录取除看高考成绩外,还看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及高校组织的测试成绩。
他认为,高考改革必须以考试招生分离为核心,如果不推进考试招生分离,而只是在考试科目、考试形式上做改革调整,将很难打破当前的应试教育体系,切实缓解社会的考试焦虑。他建议在自主招生和综合素质评价招生中可以尝试建立大学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制,不是让大学选学生,而是让学生也选大学,将来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取得一个或几个大学录取通知书,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大学。
教育部生涯规划研究院洪傲:
升学规划一定要结合自身特长
“3+3”高考模式、6个等级考试科目中选3个、20种科目组合……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强化了“选择”二字。如何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相较往年的学生,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需要更多生涯规划指导。洪傲认为,新高考实施后学生做升学规划的时间前移了,过去做升学规划的时间是在高考结束后,而新高考后,这一时间被提前到了高一下学期,因为高一下学期各高校都会发布招生计划、招生专业以及选考科目要求,学生就要根据高校公布的要求来确定自己的选考科目,确定选考科目的同时就意味着要选大学和专业方向。
经过多年研究,他发现学生高中学习的课程与大学专业课程很多都是对应的,他建议学生在做规划时可以参考自己的学业水平测试结果,了解自己擅长的学科;其次要对高校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包括学科优势、分布等;最后,学生一定要有大局观念,既要了解大学专业和招生计划的特点,同时也要知道国家要做什么、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等,结合自己的学习特长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和自己擅长学习和喜爱的专业。
教育部学规中心生涯研究院韩旭:
自主招生最佳准备期在高一
韩旭认为,山东实行“3+3”高考模式后,学生的考试方式和记分方式会有很大变化,但山东高考竞争依然会很激烈,高校的录取排名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参加自主招生是增加录取机会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参加一系列竞赛的时候,对学生人格的完善有直接帮助,如果学生将来想参加自主招生,最佳的阶段就是在高一。”韩旭说。
在韩旭看来,在自主招生准备阶段,学生并不一定都要参加竞赛,有动手能力强的,有语言能力强的,在单科方面有突出特长的学生,未来都可以参加自主招生,包括将来参加山东的综合素质评价招生。
(本报记者 朱士娟)
新闻推荐
我是山东硅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殷书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直抵我心的一段话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