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岳娜 通讯员 孙传传 他是一名让病人信任、以命相托的医生;他爱岗敬业,医德高尚,把救死扶伤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爱院如家,善待病人,把解除病人疾苦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 35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内科医生成长为德医双馨的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市十大名医。 他就是市立医院新城分院副院长、干部保健部主任胡屹伟。 艺业精湛,他是个优秀的医生 1982年,胡屹伟毕业于泰山医学院,分配到市立医院内科工作。多年来他努力学习专业理论和业务知识,全面掌握了解本专业前沿学术动态和最新理论。他擅长于脑血管病预防、急救治疗和病后康复,对常见神经科急症、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都有自己独到见解。他运用学到的理论和技术针对疾病诊疗提出了很多新观点和治疗方案,不仅挽救了多例危重病人的生命,也让同行折服。 为了学习深造,他多次外出进修、求学。1990年他赴上海仁济医院进修,1994年赴北京学习后,在市内率先开展了经颅多普勒项目。1996年他在上海生物力学所指导下成立了心脑血管病研究中心。1998年他先后在上海、北京学习心理咨询和治疗,掌握了综合医院心理障碍的诊治技能,并在临床中充分应用。2003年4月他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成归来后开展了卒中单元工作…… 他的敬业,不仅表现在对业务技术的精益求精,更体现在日常的诊疗服务中。2004年夏秋时节,科室收治了重症格林-巴利综合症病人20余人次,胡屹伟身先士卒,主动放弃休息,每天四次到病房查房、不放过任何一点细小的病情变化。他早期给予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及时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两周的精心抢救,最终创造了奇迹。 凝心聚力,他是个优秀的主任 1991年,胡屹伟参与组建了神经内科专科病房,2002年5月他被任命为神经内科主任。十多年来,他带领科室医护人员营造了严谨治学、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科室业务范围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拓宽,专业治疗更加系统规范化。他还十分重视科室下级医师专业技术的培养,使多名年轻医生快速成长。 在胡屹伟的带领下,科室2002年对重症脑梗死、重症肺炎、肌无力危象等病人的救治取得了长足进步。2003年3月成立神经康复科,使脑卒中的诊治更加系统化规范化;2004年引进脑超声并生物反馈仪用于脑血管病早期治疗和瘫痪康复治疗;2005年引进了动态脑电图、P300检测仪,对癫痫、痴呆等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帮助;2006年3月,牵头成立了枣庄市神经内科疑难病会诊中心,解除了疑难病患者外出就诊的奔波之苦…… 在他的高效管理和不懈努力下,神经内科成为全市脑血管病规范化诊疗中心并被评为市级重点学科。目前的神经内科整体专业技术水平全市领先,病区长期处于加床状态,每月门诊病人约1500人,出院病人平均达200人次。 杏林筑梦,他是无悔奉献的好医生 胡屹伟在工作中还善于总结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钻研科研。他每年带教实习生、进修生约20余人次,受到学校带教先进表彰。他主持完成4项科研成果,三次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他先后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医学论文11篇,著书4部。他曾获山东省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获“山东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荣记二等功…… 他认为“医为仁术,必怀大爱之心”,在诊治疾病过程中,他时刻心怀大爱,耐心细致地与病人交流、沟通,消除其疑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作为一名医生,他不追逐名利,也没有豪言壮语,他说自己的付出换来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换来了千家笑语,值!面对患者,面对事业,他无悔奉献……
新闻推荐
德城公安分局——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